“我們是不是真的和城里的孩子不一樣?”一個稚嫩的聲音,向人們發出了這樣的追問。也許,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還難以理解“為什么一些叔叔阿姨看不起我們?”這樣的問題。
對此,即使久經歷練的社會學家也難以迅速給出清晰、簡潔的答案。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折射到天真孩童的內心,化作了如此簡單、如此困惑的提問,不禁讓人百感交集。
20多年前,肩扛行李、匆匆趕路的進城農民工幾乎成為新的改革時代來臨的風景和標志。灑淚揮別,一路走遠,鄉村路上上演了多少離合悲歡的親情故事。離鄉、返鄉,分離、團聚,幾乎成為每一個農民工的生活旋律。
可以說,改革開放的時代主題是人的解放和流動,而這種流動,讓無數的農民工體會著親人分離、天各一方的辛酸滋味。
漸漸地,人們發現,新生代農民工對于生活有了不同的選擇和理解,他們不愿再重復前輩的打工之路,而更愿意攜妻兒舉家進城,這樣既免除了骨肉分離之苦,又為孩子提供了更有希望的成長環境。
進城的農家孩子多了,城里人又該如何面對呢?一位社會學家說,城市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需要勞動力,農民工進城是一種必然。而父母與兒女生活在一起,是人的基本權利,天經地義,城里人不能僅僅以自己的需要為轉移,“只要勞動力,不要孩子”。
隨新生代農民工一起來到城市的,還有他們的子女受教育問題,對農民工困擾最大的就是子女入學問題。
表面上,城市里的公辦學校可以接受農民工子女入學,而對此寄予過希望的人深知,戶籍限制、高收費等因素,幾乎讓這一政策束之高閣。無奈之下,一些條件簡陋、教師奇缺的打工子弟學校不斷出現在城市的偏僻角落,為這些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場所。打工子弟學校往往簡陋,不規范,甚至屢屢被行政部門取締,成為吸引公眾視線的焦點問題。
2003年9月9日,共和國總理溫家寶走進了民工子弟的課堂,在黑板上寫下了“同在藍天下,共同進步成長”,孩子們大聲朗讀這句話,總理笑了。
此后,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和城市居民逐漸轉變了態度,這個困擾著新生代農民工的問題,從舉步維艱、山重水復,到柳暗花明、出現轉機,其間,凝聚著無數有識之士的心血,也經歷了社會平等、進步意識的影響和考驗。
因而,南京紅山民工子弟學校在校舍拆遷之際,經有關部門協調,搬進了名叫東方城的小區,師生們感到這是“最好的”地方:綠樹、草坪,寬敞的教室,塑膠跑道,電動門……1000多個孩子書聲朗朗。
出人意料,小區居民有人反映幾個孩子“掐下了路邊的幾朵花”,有人反映學生造成“堵車”,更有人說民工子弟學校影響了“小區形象”。
應該說,這些說法難以令人信服。在城市學校附近常常有交通警示:前方學校,注意避讓。這8個字體現著“學校優先,孩子優先”的理念。不論是哪所學校,也不論是誰家的孩子。
“我有一個夢想”,那個影響人類社會的著名演講,至今仍激勵著無數為實現平等而努力的人們。
讓平等的陽光刺透歧視的陰霾,讓孩子們露出真心的笑臉。新生代農民工的生活愿望其實早已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理念和原則,人生而平等,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視,國家如此,社會如此,社區、家庭更是如此。
劉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