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巖
紅棗享盛名
“掰開后能拉出尺余長的‘金絲’,吃一口賽過蜜汁。”河北贊皇縣縣長吳時茂得意地向我們“炫耀”。“你可別小看這些小棗,它可是我們贊皇的經濟寶貝,老百姓就靠它致
富呢!”
說起贊皇金絲大棗,吳時茂儼然一位專家:贊皇大棗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元代以前就已選優栽培,明代已廣泛栽植,成為重要的木本糧食作物。“樹起古柏下,民俗棗樹生。三山五嶺貫,九里一崗封。果木十幾樣,紅棗享盛名。”這是清末民初時的情景寫照。
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河北農大曲澤洲教授對贊皇大棗實地考察、研究、分析、認證后,正式命名“贊皇金絲大棗”。贊皇金絲大棗,是我國360多個棗品種中惟一的自然三倍體,有“7個一尺,10個一斤”的美譽。在2000年昆明世博會上,贊皇金絲大棗是惟一獲獎的棗類產品。目前全縣栽植面積45萬畝,鮮棗年產量6000萬公斤,棗產業收入達1.9億元,大棗收入占整個農民收入的1/3以上,棗區農民可達80%以上。
吳時茂介紹,近兩年來,贊皇縣委、縣政府把棗園建設納入全縣經濟發展規劃,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政策,對全到山場實行死封死禁,培育酸棗資源,通過酸棗嫁接大棗,擴大棗業基地面積。2001年,全縣大棗栽植面積達到25萬畝,3年來大棗基地達到45萬畝,面積增加近一倍。去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見路就栽樹,見坡就養雞,見酸棗就嫁接”的號召,縣人代會還做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縣片麻巖和酸棗嫁接大棗工作的決議》,全縣兩年來共嫁接酸棗3000余萬棵,并對現有大棗基地進行補植補造和逐步完善提高,實現連接成片,規模發展,集約經營。
在大力發展棗園建設的規模,提高大棗品種質量的同時,縣委、縣政府不斷開拓思路,制定出了贊皇大棗“二次創業”的發展戰略。2003年大棗即將成熟之際,縣委、縣政府舉辦了“贊皇大棗產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請全國五大棗主產省的著名專家及有關領導和企業管理者,為贊皇支招。并借此東風,以大棗深加工為龍頭,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為依托,以提高棗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為手段,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為目標,出政策、出規劃、出措施,使大棗步入了產業化經營的快車道。
“金絲大棗樹可是我們的‘縣樹’。”吳時茂笑言:“1994年以前,我縣陽澤鄉人均收入僅400元,群眾生活很困難。自1994年太行山綠化工程啟動以來,這個鄉的群眾抓住機遇,封山育林,嫁接棗樹,開發荒山,植樹造林,目前片區經濟林面積已達10.3萬畝,年產大棗2000多萬斤,產值達4200萬元,人均棗收入3000多元,這可是個不小的進步。”目前,片區10.3萬畝已全部完成產地無公害檢測,同時大力推廣“柴雞進園”的立體種養模式,逐步建成集生態建設、立體種養、科技示范、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科技示范區,實現了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機結合。
吳時茂對未來的幾年躊躇滿志:2010年,全縣棗園面積達到55萬畝,產量達到1億公斤,年深加工率達80%以上。同時,再建成2到5個帶動性強的規模性龍頭企業,開發5到10個市場競爭力強的拳頭產業,棗業產值達到5億元,形成銜接緊密的大棗產業龍型經濟鏈,把贊皇建成聞名全國、享譽世界的贊皇大棗之鄉。
地貌呈勝景
2003年2月3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地質公園評選結果,同期入選的還有安徽黃山、四川黃龍、河南云臺山等41家申報單位。
據說,此次審報活動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吳時茂親自登臺陳述嶂石巖申請報告。這讓與會的專家感動不已。原地質學會會長陳安澤說:“地質公園已評審兩屆,陳述報告大多由專家擔任,縣太爺親自陳述史無前例,令人感動。”
說起此事,吳時茂認為,申報“意義重大,務求必勝”。它不僅是對嶂石巖獨特地貌的肯定和認可,也是一次難得的自我推介、自我宣傳的機會;不僅有利于提高嶂石巖“含金量”和知名度,促進全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這可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大事。
據該縣有關負責人介紹,吳時茂為了申報成功,自工作開展以來,申報小組每次請專家、學者考察、編制規劃等。他都親自參加,認真傾聽意見。
他還先后10多次深入到產石巖調研,走遍景區的100余個景點,特別是規劃中的嶂石巖國家地質公園,從地質地貌特點、民間傳說到科普、科研價值,反復學習,不恥下問,并查閱了大量的有關資料,對嶂石巖有了較為詳盡的了解,基本上做到了胸有成竹。
為了不辱使命,提高陳述水平,他專門兩次跑到省科院地理研究所陳述,讓專家提意見,使陳述進一步完善。進京后,他又專門請環境司司長江建軍提前聽取嶂石巖陳述,看嶂石巖地質公園專題片。對江建軍提出的許多重要的意見,吳時茂連夜與專家一起修改報告,直到凌晨3點。次日,由于準備充分,陳述投入,聲情并茂,獲得了與會專家的一致好評。
皇天不負有心人,獨特的地理風貌為贊皇帶來了大批的游人,也帶來了不俗的經濟效益。
吳時茂說,嶂石巖開發前,該地區的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去年全村人均收入已達4000多元。棋盤山風景區一開,上段村去年人均增收500元,翻了一番還多。
隨著旅游開發不斷深入,基礎設施建設、旅游商品開發及相關服務業項目,強勁地刺激著百姓的投資欲望,崛起了一個個私營企業群。比如圍繞嶂石巖配套開發,鳥銜茶和嶂石巖牌小雜糧應運而生。目前,嶂石巖風景區內活躍著100多家個體旅館、飯店,20多個建筑、裝修隊和10多個肉、禽、蔬菜專供個體戶……
“贊皇金絲大棗和嶂石巖是我縣的兩個國家級‘寶貝’,二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大棗是游客到我縣來的首選標志性紀念品。不吃大棗不算到贊皇,不看嶂石巖不算看贊皇。在旅游大本營附近配套建設‘中國贊皇金絲大棗之鄉’博物館和產地市場,讓二者聯起手來,互為揚名,互為依托,互相促進。贊皇沒有不富起來的道理。”吳時茂充滿信心地說。特色經濟是贊皇的命根子,他們把兩個特色合在一起抓,便形成了特色更特,特色經濟更強的贊皇。
《市場報》 (2005年09月07日 第十六版)槐泉
作者:實習記者 武振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