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能靠颶風刺激經濟嗎(財經視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6日 01:51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好的經濟學家和差的經濟學家只有一個區別:差的只能看到看得見的效果,好的則除了看到了看得見的效果,還能把看不見的效果考慮在內

  颶風襲擊美國南部多個城市,造成重大人身傷亡和財物損失,是一場悲劇。然而,有兩位經濟學家,在CNN財經頻道談論颶風如何“刺激經濟發展”,其中一位甚至認為,颶風將變為“天賜”的工程。

  據CNN8月31日報道,JP摩根的高級經濟學家AnthonyChan相信,長期而言,颶風將刺激整體經濟發展,因為受災城市需要大量的清理和重建工作,這意味著未來12個月內,將產生大量的職位空缺,而這對經濟有利。

  同一則消息透露,南卡羅萊納州大學莫爾商學院研究部的DougWoodward教授對颶風造成的經濟影響有研究。他說:“從個人的角度看,人身傷亡是悲劇;但從經濟影響的角度看,我們的研究表明颶風將轉變成天賜的工程。”

  Woodward教授進一步解釋,他期望6個月內就會出現基建熱潮和新增職位,它們將抵消短期的負面影響。他還說:“自然災害帶來了大量重建資金,而重建熱潮則產生收入。保險金和政府援助會大量流入。只要一年工夫,明年第三季度就能看到正面的經濟效果。”

  那么請大家設想一下,如果只要有外來資金,就可以讓灣區各州出現經濟熱潮,那何必守株待兔,靜候颶風這種“天賜的工程”來促成?

  兩位經濟學家應該早就建議,讓美國政府向那些地區撥款,甚至印刷鈔票運過去。難道這樣就不能刺激經濟,而非要把大好山河移為頹垣敗瓦,才能發揮注資的作用?退一萬步,即使要先搞破壞,后才能刺激經濟,那也得疏散了人口再說吧。歸根結蒂的問題是:颶風究竟造成了全社會的“凈收益”還是“凈損失”?

  我認為這兩位經濟學家錯得離譜。假如沒有這場颶風,那些將要用在清理和重建工作上的資金和勞動力,顯然會用在別處。換言之,他們本來可以用來刺激別處的經濟發展,但因為發生了風災,不得不轉移到美國南部來了。颶風肆虐后,拆了東墻補西墻,掏了左袋塞右袋,全社會的總收益是凈減,而不是凈增,試問何來“刺激整體經濟發展”一說?

  兩個世紀前,法國經濟學家巴師夏就在他著名的短文《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中寫道:“好的經濟學家和差的經濟學家只有一個區別:差的只能看到看得見的效果,好的則除了看到了看得見的效果,還能把看不見的效果考慮在內。”

  其實只是算術:新奧爾良市的一所老房子被颶風刮倒了,用外來的資金再蓋一所新的,是“看得見的”經濟增長;可那些從別處抽來的資金,同時也造成了別處“看不見的”經濟衰退,只不過沒人知道那究竟是一所學校、一所醫院、還是一所商場罷了。

  記得幾年前,我與一位堅持認為“災難能刺激經濟”的編輯朋友在酒吧爭論,在旁的張五常教授聽得不耐煩,一擺手,插嘴說:“一個國家,假如讓一半人把另一半人打個半死,然后再花錢把他們的傷養好;然后打個半死,再養好;接著再打個半死,再養好。如是者三次,全國人都死光了。知道他們是怎么死的么?”

  五常頓一頓,說:“不是打死的,是餓死的。”在座的其他人大笑。我以為“災害有益”論已被駁得體無完膚,怎料那位編輯朋友沒等大家笑完,就一本正經地辯解:“那當然要保證基本的飲食條件,再去打……”張五常大笑:“你是個天才!”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9月06日 第四版)

  作者:FT專欄作者 薛兆豐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