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黎友煥認為,美歐市場的變化將使低成本供應國和主要市場的周邊國家在美歐的紡織服裝供應鏈中的地位得到加強。這兩類國家或地區將成為配額取消后世界紡織品市場中國主要的競爭對手。與中國相比,印度在配額取消后占有優勢。后配額時代向無配額時代過渡后,歐盟紡織業將繼續保持在高端產品方面的競爭力。中國企業要想在歐盟市場上站穩腳跟,只能走差異化經營的道路。
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的研究員趙玉敏認為,這次壓港事件,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在歐盟有著一支相當強大的利益同盟軍。中國的應對策略顯得“老實”而刻板:指責他們違反游戲規則、指責他們的企業10年過渡期無所作為、強調貿易額突進是“暫時的配額釋放”等等都是徒勞無益的。中國的紡織業除了與歐盟和美國政府進行溝通之外,更應在歐美內部尋找利益的同盟,通過和這些集團們溝通,利用他們的力量,去游說他們的政府。中國政府應給予我們在歐盟內部的盟友們“全力支持”。
但至少到現在,這種“支持”還是很有限的。例如,目前中國統計的出貨量與歐洲統計的到貨量有相當大的出入,歐盟方面所統計的出口增長率偏高。
所以在中國方面以自己的數據為依據與歐盟對壘時,盟友們卻不得不使用歐盟的統計數據,基于不同數據得出的結論自然也不同,這就讓雙方的聲音缺乏說服力。
在趙玉敏看來,在現階段,“加強貿易管理,理清基礎信息依據”,是中國需要與“盟友們”進一步溝通的主要內容。“這是最基礎的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健雄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還沒有展開與盟友們有計劃的溝通,所以作用“相對分散”。
(日京/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