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號基金受個人投資者追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5日 09:01 中國經濟時報 | |||||||||
記者單羽青9月4日北京報道盡管剛“下水”就引發不少爭議,但首批銀行基金公司首發基金產品的熱銷,并受到個人投資者的青睞卻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上周末,國內第一只銀行號基金——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基金宣布成立,截至2005年8月26日,凈認購金額達43.45億元人民幣,有效認購總戶數為14.4萬戶。而自8月26日起發行的第二只銀行號基金——交銀施羅德精選股票基金,至9月2日的發行第一周,銷售額已超過10億,開戶數在2萬戶以上,99%為個人開戶。
與上半年相比,近來基金銷售開始出現回暖現象。工銀瑞信、嘉實等基金公司的股票型產品首發規模均超過了上半年股票基金發行的平均水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資本市場逐漸回暖營造的外部環境。“近期,多種證券市場改革配套措施陸續出臺,增強了投資者信心,市場逐漸回暖。這種市場環境的改善促進了基金銷售。”工銀瑞信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郭特華介紹此次基金成功成立時說。 郭特華表示,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基金的成立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市場因素外,投資者對雙方股東的背景和經營理念的認可、各方銷售渠道的支持和產品的合理市場定位也同樣重要。 分析工銀瑞信核心價值基金的發行結果,不難發現其投資者眾多的特點,達到近15萬人。這既說明了銀行基金的意義——拓展客戶資源,將銀行儲蓄轉化為直接投資,也說明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的空間巨大。 作為由銀行設立的合資基金管理公司,中外股東各自的背景成為助推發售的“主動力”。從工銀瑞信基金成立和交銀施羅德基金熱銷來看,無論是工商銀行還是交通銀行,在基金銷售中,中方股東眾多的營業網點成了強大的渠道優勢,而作為外方股東,不管是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還是施羅德集團,其在資產管理、風險控制方面的經驗以及投資團隊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都不容小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