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觀察:油價倒掛凸顯國企話語權危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1日 09:18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 |||||||||
劉利軍 颶風影響,紐約、倫敦兩地市場原油期貨價格8月30日再攀新高:每桶70.90美元。面對國際市場的“大好形勢”,中石化再一次坐不住了:中石化總裁王天普稱正在盡力向有關部門爭取,希望下半年能將成品油價格管理適當放開(8月31日《東方早報》)。
借珠三角油荒的東風,中石油、中石化兩巨頭正在實施蓄謀已久的圈地計劃———加緊收購民營加油站;國內一些小型民營煉油企業也因油價倒掛而被迫停產或半停產———油價倒掛致使煉油企業越煉越賠———民營油企面臨新一輪生存危機。 隔三差五的“油荒”也讓國家發改委下定了決心保障國內成品油供應:繼前不久暫停汽油、石油的出口退稅政策之后,8月30日再度下發通知要求有關部門年底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成品油出口,第四季度也不再批準新的原油加工貿易合同。 紛紜蕪雜的燃油市場似乎再度進入了以往的輪回,所不同的不過是油品危機的嚴峻性一次更勝一次。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的不安,讓國內油企包括在國內石油壟斷企業在內都感到無可奈何———盡管他們偶爾也能通過加大出口的投機取巧來謀得些許利益,卻始終無法回避因國際石油市場定價權缺失而造成的種種尷尬。 究其原因正在于我國石油企業石油定價權的缺失。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直到目前,我國石油企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壟斷型的石油企業仍在原油期貨市場上沒有任何建樹———中國甚至亞洲市場至今沒有一個能夠與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和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相競爭的、反映亞洲原油供需情況和代表亞洲利益的原油期貨市場。中國油企因此喪失了石油定價權,無法參與游戲規則的制定———這種話語權的喪失令人心痛。 然而,更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在國際市場無所作為的壟斷型油企,在國內市場卻正一步步強化其話語霸權:制造油荒、打壓收購其他競爭企業。與之相對,中國石油市場盡管已經實現部分開放,而民營油企在國內的地位卻與壟斷國企在國際市場上地位相同的處境。這種話語權的力量對比和雙重尷尬發人深醒:壟斷油企對于自身利益的看重已經超越了國家利益———他們在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的無所作為就是明證;國內民營油企的尷尬處境似乎正映射著壟斷油企的明天———如果不主動謀求國際原油定價權,中國油企永遠無法擺脫在國際市場上的被動挨打局面! 紐約、倫敦原油期貨市場的高價理應喚起我們油企的危機意識。顯然,對于國內壟斷型油企來講,真正重要和關鍵的問題在于能在國際市場上爭取到怎樣的利益,而并非是在國內一手遮天———在國際市場上站不住腳就會永遠成為一枚任人擺布的棋子;當前真正需要的不是用行政壟斷積累起來的資本蠶食民營資本的地盤,而在于整合更大的力量建立屬于自己的石油期貨市場———這才是中國和中國油企參與石油市場游戲規則制定,奪取定價權、索要話語權的真正關鍵。而國內油價的放開與否或者出口是否受限,其實真的不那么重要。 (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