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海坤
早在兩三年前,廣東省常務副省長鐘陽勝就親率人馬前往廣州蟹山、東莞市莞城、厚街、虎門、長安等地現場調研,希望盡早啟動珠三角城際軌道建設項目。當時,政府方已明確意識到“資金”是珠三角城際軌道建設的關鍵因素,而吸引社會資本和外資參與軌道交通系統建設,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大約是沖破資金關的核心環節。據當時有關部門的預計,
由廣東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的、一個全長600公里的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網絡建設構想總投資約為1000億元。其中,廣州至深圳、廣州至珠海的兩條主軸線總投資就有600個億。在廣東省的初步規劃中,至2020年,廣東省將建設成以廣州為中心,廣州至深圳、廣州至珠海為兩條主軸線,以及放射與環狀結合的珠江三角洲城際快速軌道交通架構。實施步驟為:近期,2005年,率先啟動廣州至佛山普速城際線22公里;中期建設廣深、廣珠城際快速軌道交通走廊;遠期建設連接肇慶、江門、惠州等城市的放射線,實現城際快速軌道交通系統連通珠三角地級以上城市。
然而,自2004年始,廣東省政府就開始頭疼這1000個億的巨額投資從何而來?2003年底,廣東省和鐵道部終于達成了鐵道部出資50%建設珠三角城際快速軌道交通主骨架網的協議,雖然這50%有了,但剩下的50%呢?顯然完全依靠當地政府投資并不現實,必須拓寬籌資渠道。對此,廣東省政府態度明確,歡迎國內外多元資本參與建設,鼓勵中外客商投資并以股份制形式參與經營。在政府扶持的同時,利用規范的公司制形式,走出一條市場化、商業化發展的珠三角城際快軌建設之路。
眾所周知,軌道交通運營得好,是賺錢的大產業。但事實卻是,經過近一年的努力,面對珠三角城際軌道項目,投資機構們是談的多,投的少,尤其是國內民間資本幾乎對此沒有興趣。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源于軌道交通建設投資大,回收期長,而國內民間資本規模小的原因,政府應將融資目標集中于國外的基金。然而,截至2004年底也沒傳出有國外資金介入珠三角城際軌道建設項目的消息。但廣東當地的媒體對“珠三角城際軌道”卻依然保持著熱情,以“大珠三角城際軌道明年啟動,將形成一小時經濟圈”為題,對該項目不遺余力地“追風”。
今年3月中旬,國務院審議并原則通過了《環渤海京津冀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使得珠三角城際軌道建設正式落到了紙上,對該項目顯然是“利好”消息。但這似乎并沒有改善項目融資難的現狀。于是,7月,為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鐵道部特別出臺了一份名為《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參與鐵路建設經營的實施意見》,拿出七項措施給非公有資本進入鐵路吃“定心丸”。8月底,廣東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在該省重點項目建設會議上也向外界宣布,“珠三角城際軌道快速交通網廣州至珠海段要確保十月份開工。”從談話的語氣,不難看出,珠三角城際軌道項目建設之路依然曲折、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