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走進電影院?根據世界電影基金會的說法,這一數字是7000萬。看一場好電影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美好體驗。但是,當西方人把看電影當作最佳休閑方式的時候,世界上還有許多國家的人看電影還只能停留在露天階段。請跟隨我們的腳步,去看一看這些具有“異國情調”的電影院。
印度:邊看電影邊跳舞
咖喱,印度香料,由各種不同香料調配而成,是印度人日常飲食中的主要調味品。也許因為有了咖喱,所以印度人的電影也融合了多元化的因素。因此,有人稱印度電影為“馬薩拉電影”(馬薩拉即印地語中咖喱的意思)。位于孟買的印度電影工業制作基地則被稱為“寶萊塢”。印度每天有1200萬人走進電影院。在印度看一場電影,需要你有著足夠的空閑時間,因為一部印度電影的時間通常都長達3個小時以上。曾在2001年威尼斯電影節上捧得無數獎杯的印度電影《季風婚禮》就是一部長達4個小時的電影。這部影片濃縮了印度電影的所有元素:色彩鮮艷的服裝,節奏歡快的音樂,幽默的情節和對白以及有著《黑客帝國》風格的動作場面等。“寶萊塢制造”電影中另一個重要特色就是舞蹈。幾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會有舞蹈。舞蹈編導的作用與導演一樣重要,通常舞蹈設計的名字與導演的名字并排列在一起,字體大小也一樣。印度電影觀眾絕不是被動的觀賞者,他們會自覺地融入影片所講述的故事中,喜怒哀樂隨著故事的發展跌宕起伏。當音樂響起,觀眾甚至會起身隨著一起跳舞。但是,與那些一直坐在椅子上觀賞完整部電影的西方人不同,印度人會在電影放映中出去,到影院旁邊的小攤上買咖喱,再回來繼續看電影。
阿富汗:用雞蛋換電影票
幾乎整整十年,阿富汗電影史上都是一片空白。1996年塔利班上臺以來,禁止放映電影,各電影院均關門,變成了臨時的清真寺。但是塔利班也曾批準了幾部電影的拍攝,這些電影被稱為“塔利班電影”。隨著塔利班政權的倒臺,電影重新回到了阿富汗人的生活中。現在,首都喀布爾有8家電影院,票價只有8阿富汗尼。但是,由于戰后蕭條的經濟,大多數阿富汗人都沒有錢走進電影院,于是形成了物物交換的方式,用香料、雞蛋或者水果換電影票。
巴基斯坦:進影院不為看電影
在巴基斯坦的拉合爾市有許多家電影院。幾十年前,這些電影院曾經是當地最漂亮的地方,但是如今,卻變成了齷齪、混亂甚至隱藏危險的場所。巴基斯坦普通家庭和中產階級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遠離電影院,不再進電影院看電影。這些地方逐漸變成了那些令人厭惡的社會邊緣人聚集的場所。他們去電影院的目的只是找一個隱蔽的吸食大麻的地方,或者接受性服務。電影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有的時候,放映師甚至不愿工作。與此同時,錄像帶和DVD成了這個國家最賺錢的兩個買賣。在這里,盜版錄像帶和光碟隨處可見。雖然警方經常搜查,但是卡拉奇的一個名為“彩虹中心”的市場無論對于銷售者還是購買者而言都是個天堂。這里有近1000個攤位,購買者可以買到任何想看的錄像帶或是DVD。為躲避政府的搜查,銷售者們通常會賄賂市場的保安,對這個國家而言賄賂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此外,巴基斯坦西北山區的牧民也會來到城市,利用他們參加當地集市的機會去看一場電影。但是,對于這些人來說,電影就意味著性。
菲律賓:影院成幫派據點
對于菲律賓人來說,“電影”和“下流”是同義詞。馬尼拉的電影院幾乎都成了年輕的幫派分子的據點。此外,菲律賓的電影院在其國民中的形象并不佳,其原因要追溯到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時期。馬科斯的夫人伊梅爾達希望把自己變成一個保護藝術的使者。于是,她推動建立了馬尼拉國家電影中心,該中心每年舉辦一次電影節,并收藏有全部菲律賓電影的錄像資料。該中心本該在1982年2月正式啟用。為了節省開支,馬科斯夫人雇用的建筑商使用了偽劣建筑材料,結果可想而知。在中心舉行開幕典禮的前兩周,建筑的頂棚坍塌,壓死了200多名工人。但是,時間緊迫,為了中心能夠如期啟用,尸體并沒有被抬走掩埋。而是在尸體之上澆筑了一層水泥。典禮當天,包括世界知名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在內的眾多嘉賓悉數到場,卻發現菲律賓國家電影中心已成為了一個散發著惡臭,到處飛著蒼蠅的骯臟之地。這一丑聞在菲律賓被談論了數年。現在,70%在菲律賓拍攝的影片以暴力或色情題材為主。因此,許多普通百姓已不再光顧影院,影院也成了幫派聚集的場所。在馬尼拉周邊地區的影院內,經常可以看到幫派間的火拼,聽到槍聲。唐實(Robby/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