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中國企業家論壇深圳高峰會 > 正文
 

張維迎:大中華區域的經濟一體化與產業整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7日 10:55 新浪財經

  

張維迎:大中華區域的經濟一體化與產業整合

    2005年8月27-28日,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屆深圳高峰會在深圳召開,主題為“面向全球競爭的大中華區域和諧經濟”,新浪財經對此次論壇進行全程圖文直播。圖為中國企業家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張維迎發表主題演講。 (圖片來源 新浪財經)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新浪財經訊 2005年8月27-28日,中國企業家論壇第二屆深圳高峰會在深圳召開,主題為“面向全球競爭的大中華區域和諧經濟”,本屆高峰會由中國企業家論壇、香港總商會、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深圳商報共同主辦。新浪財經對此次論壇進行全程圖文直播。以下為中國企業家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張維迎先生演講實錄:

  我要講的題目是大中華區域的經濟一體化與產業整合,首先,我還想重復一個基本的
經濟學研究的結論,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取決于這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也就是最出名的那些人他們究竟在干什么?他們正在做政府還是在做企業,如果他們做企業他們是在做什么樣的產業?我們中國人賦有企業家精神的民族,但是在過去2千多年的歷史當中,由于我們封閉的商場和開放的政府,使得我們最優秀最聰明的人都在做政府,特別是在過去200多年來,全球化至少在200多年前也就是產業革命的時候就開始了,英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時候,實際上也就是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在100多年前,全世界的貿易、人員的流動要比現在還要自由得多,在過去200多年,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就是他最優秀的人才流向了企業,但在我們中國,最聰明最優秀的人仍然在政府,所以,人家把企業做大了,我們把政府做大了。

  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里,我們中國人才開始利用和開發我們自己的企業家資源,從今天來看,企業家資源利潤最充分的是香港和澳門。其次是臺灣。最晚的是大陸,非常的不充分,這與各地之間的政治制度市場經濟的差異有關,香港英國人統治,香港人政治上沒有思路,所以他們都去經商,所以造就了香港的風格,臺灣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面也是封閉的政治,但是它是一個開放的市場,所以臺灣大量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投身于工商業,特別是制造業,所以創造了臺灣的經濟契機,中國的大陸企業家資源只是在過去的20年里才開始由政府流向企業,特別在過去90年代表現得最為突出,總體而言我們大陸在兩岸四地里面是企業家資源利用最充分的,今天理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兩岸四地的企業家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創業、去領導企業,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大中華區的經濟一體化。

  我所理解的大中華地區的經濟一體化就是兩岸四地資源,包括資本、人才、技術和產品都無障礙流動,形成了資源和人才在大中華地區的合理配置,進而推動了經濟的全球化。為此我們可能要做到,在大中華區內首先應該取消關稅、貿易稅,應該全面實行“三通”,應該按照WTO的精神,統一市場規則。在兩岸四地的法律當中,香港的法律是最具先進性,最有利于市場發展的。所以,我們有必要按照香港法律的精神去改變,改造大陸的一些法律規則。以及臺灣的一些法律規則,這樣,我們有了一個統一的游戲規則,我們才能談得上叫經濟的一體化。

  在進程的過程當中,企業家賦有更重要的責任,當然政府部門,政治家具有更大的責任,企業家的責任就是不僅在推動政府方面來做一些更積極的措施,而且企業家要很好的利用全球化背景的機會,在全中華地區配置資源,進行區域分工,包括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形成一個更合理的價值鏈的分工體系。這樣一個過程是一個巨大的載負的創造過程。因為我們知道經濟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是分工資源的合理配制可以提高國民財富,200多年前,一位經濟學家一個最基本的結論,這個過程不僅在創造財富,而且有利于全世界的財富分配,向大中華地區傾斜,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改變我們中國人在世界產業鏈的“微笑曲線”的地位。臺灣的石鄭容先生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是世界上財富分配是非常有價值的,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利用大中華圈提供的一個優勢,很可能我們在全世界的財富分配當中,只能處于價值邊際最低的那一個部分,如果我們利用了大中華的流失,我們就有希望走到厚的那個地位,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按照人均來算,我相信,臺灣最大,香港和澳門次之,大陸隨后,當然按照這樣來講,這個財富的收入可能大陸是最大的,為什么?企業家資源的開發,臺灣的企業家是非常成熟的,至少比大陸的企業家要成熟得多,臺灣的企業比大陸管理得更有效,更簡直,臺灣的高科技產業在世界上也有地位,像主席剛才所提到的這里非常遺憾到目前為止臺灣的企業家并沒有能夠有效的利用大陸所提供的機會,至少臺灣的企業家,臺灣的企業在利用大陸的優勢方面遠遠落后于韓國的企業、韓國的企業家。

  我相信,如果臺灣能夠更早的在大陸開放,臺灣和韓國的比較當中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處于一種劣勢狀態,再看香港,香港的企業家資源開創得也非常充分,香港的金融人才濟濟,香港的服務業也是最為發達的,在兩岸四地當中香港的服務業最為發達,它們已經利用了一些機會,但要保持它們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它們還有待對大陸的進一步開發,在大陸上海是在香港國際經營的地位,我們相信,如果能從大中華地區的角度來講,對中國地區而言,忠與不忠意義不大,而且我們相信,如果香港和深圳的邊關取消了之后,香港和深圳合起來,深圳可以成為一個國際的金融中心,也就是說,我們中國人領土上的一個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而我們看大陸的企業家從整體上來講,還有待向港、澳、臺的企業家們來回報自己。

  我們講臺灣最大,香港、澳門次之,大陸隨后,而要獲得這個優勢,很大一個要素就是我們要在大中華區內進行產業的整合,經濟一體化,自然伴隨的是產業的整合,在中國的地區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企業數百萬家,但是基本上都是游擊隊,我們怎么不把這些游擊隊變成正規軍?就是下一步產業整合的任務,我們很多企業單兵作戰,我們怎么能夠把這些單個的企業組成一個聯合的戰艦聯合再作戰是我們面臨的任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提高中國大中華地區整個產業的集中度,我們知道現在的世界是為少數的跨國公司所領導、所統治,我們大中華地區至少具有這樣

領導力的企業,我們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在價值鏈上更為合理的分工體系。產生出中國人的世界級大企業,和中國人的國際品牌。我們靠什么來做到這一點?

  我們看一下國際,大體上能夠領導產業進行產業升華的企業,或者我們稱為產業領袖的無非是靠三大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你是不是有核心的技術,你有了這個技術其他的企業能不能依附于你,為你提供服務,這樣的企業像微軟、英特爾,微軟創造了嚴格的標準,軟件的平臺,所以所有的軟件企業必須跟微軟進行合作,必須依附于微軟,英特爾靠它的芯片的生產能力,統治了世界的計算機市場,所以其它的計算機廠家必須要按照英特爾的標準去進行生產,所以它們成為了行業的領袖。或者我們要靠品牌,品牌在服務業比較復雜的產品,像汽車業、服務業都非常重要,另外消費也非常重要,像耐克、保捷,耐克不生產鞋,它只是設計和銷售鞋,中國大量的企業都是在為耐克生產鞋,再一點就是

供應鏈的管理能力,你有沒有能力在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承擔起責任來,戴爾也不生產什么東西,沃爾瑪也不生產什么東西,但是他們有成千上萬的供應商為它們提供產品,它們只是通過它們的管理能力在消費者面前索取價值,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公司,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比較,像聯想和戴爾,聯想的銷售額只是戴爾的10%,但是聯想的員工是戴爾的30%,在IBM合并之前,聯想是中國管理非常有效的企業,為什么它們的勞動生產跟戴爾還有巨大的差異,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聯想的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來做,而戴爾被所有的事情都委托別人來做,所以戴爾為少數的勞工提供更大的市場份額,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也不能不為我們中國的企業,包括臺灣、香港、澳門。我們有不少的富人,也有不少的從資產上將可以稱得上是大的企業。但是這三個方面幾乎都沒有做出來。首先一點我們看一下我們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業做得要比大陸和香港好得多,在大陸,我們看一下,中國企業500強,也就是前幾天全國企業聯合會評出來的企業500強,我算了一下,我們中國企業在廣告營銷上花的錢,遠遠大于我們在R&D上花的錢,我們在吃喝玩樂上花的錢,遠遠大于我們在提高員工的教育、培訓方面花得錢,這是需要我們引起注意的,如果我們沒有核心的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未來我們要在世界范圍內占領一席之地可能是比較困難的。

  第二,我們中國人目前為止也沒有真正的適應這個品牌在進入2005年世界品牌500強里面,中國品牌有四個,海爾、聯想、CCTV和長虹,即使我們真的認為這四個品牌是世界的品牌,我們中國人在金牌上的排名遠遠低于我們世界經濟地位當中的排名,而且好多的品牌其實都是地方品牌,其中包括聯想、長虹按目前還沒有成為世界型的品牌,海爾也只是靠銷售上的品牌,而不是海爾自己的品牌,至于CCTV其實也未必能稱得上是一個品牌,像黃主席剛才講的更多的是國家壟斷的結果,我們再看一下我們供應鏈的管理能力,應該說是比較差的,我們很多的中國企業不喜歡自己做我們的東西,但是還不經常和別人合作完成一項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很多企業就可能誤入歧途,他們有很大的虛榮心想把企業做大,走向世界,靠什么?第一要靠政府,我們政府也要這樣的雄心,來整合產業,把不同的企業合并企業。但是歷史證明,靠政府整合產業是不會成功的,或者說可能性非常小,在不靠政府的情況下靠什么?我們有些企業家還是靠所謂的資本運作整合產業,也就是說靠資本市場融資不斷的抵押再貸款,然后不斷的收購新的企業,建立龐大的企業帝國,事實證明,這樣一種做法成功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再一點我必須特別強調一下內部融資所面臨的控股,在一個不“玩玩殺”的資本市場上,企業通過多元化的內部融資,是企業多元化的一個重要優勢,但是你必須注意這個多元化一定是企業內部的,我們現在一些企業通過上市公司來做,就是每一個企業都是上市公司的獨立法人,他們之間的融資已經不能稱得上是內部融資,如果你一定要這樣做就會導致你違法,最后你就會失敗。在面臨全球化的競爭當中,我們應該很好的總結一下中國的企業我們的優勢是什么,劣勢是什么。

  我非常擔憂我們的資源優勢,抵不過國外的核心技術,我們的生產成本優勢抵不過國外的品牌優勢,我們的生產能力優勢抵不過國外企業的供應鏈能力的管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面臨著極大的威脅,這個威脅在服務行業特別突出,我們非常高興中國能夠成為世界制造工廠,但是我們不得不用中國的服務業去面臨全面的威脅,也就是說再過十年,在中國的連鎖企業當中排在前20家中有沒有中國,我們需要擔心,我們的銀行業也許還有中國的名字,但是控股股東都變成了外國的企業,這是必須引起我們關注的事情,所以我想在此也提出一些忠告,希望我們的企業家、我們的企業能夠認真的思考。

  首先一個忠告仍然是我們必須加大研發的費用,大力的開發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幾年前,萬東的董事長講過一句話,吸取萬科好榜樣,萬科是什么,是萬科對規范的管理,我今天在這兒也要提出一句話要視華為好榜樣,華為是一個在國際上能夠取得一些地位的中國企業,我們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應該向它學我們把更多的花在廣告上的費用,轉向R&D方面的活動。

  第二個忠告我想我們應該用多種渠道打造中國的品牌,這個包括像聯想所說的收購國際品牌的戰略,但是我這里仍然要警告的一點,在你走向國際的時候,你一定要分工做好準備,不能太草率,不能太魯莽,就是像我們在國外念書之前,我至少要進行半年的英語集訓,國際在走之前做好準備好重要。據我所至,中國的很多企業在走向國際,它們的人力資源儲備是嚴重的不足,他們在企業方面的組織準備也是嚴重的不足。

  第三點我要提醒它是一個加強和提高我們的供應鏈上的管理能力,而這一點呢,就跟第四點有關,中國的企業怎么跟外面合作,我們臺灣與大陸的合作可以帶來共贏,但是這一個前提就是我們懂得價值分享在創造的總價值里面,每一方應該拿到多少?大量的中國企業不懂這一點,非常的可惜。他們只希望有一點好處自己占領,而不給對方留下,還有很多的產業,不知道怎么定價,像軟件行業,不愿意為IT服務提供價值,不分析廉價的東西,使很多的優秀人才不愿意在IT呆下去,這是我們整個的國家極大的損失。怎么區分價值分享是我們中國企業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我們還要從多元化走向專業化,我知道中國的很多企業家,仍然在為自己辯護,也就是說,它有能力搞多元化,中國現在可能沒有人有資格像GD學習,在過去的理事當中,由于體制市場有種種原因,無論是大陸的企業還是香港的企業,基本都是多元化的企業。我不能說多元化一定會失敗,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經濟越久,經濟越全球化,專業化的優勢越大,多元化的劣勢越明顯。我們知道從歷史上看,最多元化的不是中國的企業,而是中國的農民,什么都干,但是農民現在都不這樣做了,我希望我們中國的企業家也能像農民去學。

  我還要提醒一點,我們的企業有宏偉的戰略目標,但是這個目標絕對不要超出你的能力,你的能力總是有限的,你不應該高估自己的能力,并且你的戰略,必須有組織架構保證來去學,也就是說如何建立企業的系統能力,而不是靠企業家一個人的融資能力和談判能力來實現你的戰略目標,我還要告誡一點,我們的企業不要在和政府關系單做核心競爭力。關系當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關系是與客戶的關系,是與供應商的關系,與投資者的關系,而不是政府的關系。當然由于體制的原因,在中國很多的資源都控制在政府的手里,我們的企業離不開政府,我們必須花大量的時間跟政府周旋,但是我們必須始終記住一點,政府不可以離得太遠,也不可以離得太近,有些企業,如果離得太近就會死掉,也有一些企業因為離得太遠也死掉了。有企業家的一句話,可以跟政府談戀愛,但是絕對不能跟它結婚。

  我還要說一點,企業家的行為不應該跨越道德的法律的底線,應該認識到我們國家的法律變得越來越健全,越來越完善,所以過去可能并不是違法的行為,現在已經形成了違法的行為,特別是因為體制的不配套,在完成一些大的任務,做一個大的企業,可能不得不有一個違法的行為,但是這時候你必須謹慎,至少不要過道德的底線,也就是說,你做的企業是真正在為社會創造價值,這就是道德底線。我們中國的企業,真正的去風險控制,你做多大總是有幾個可能性,你要是沒有你的可能性,控制在多大的范圍內,這是需要你認真研究的。

  我還有一點建議,特別見到黃主席在這兒,民間商會組織,行業協會,推動政府的改革建立商業規則,如果沒有大量的民間組織,商業協會我前邊講的合作與價值分享就非常難以做到,商業規范就不可能建立起來。如果我們企業家之間不具有高度的信任我們怎么可能來升華產業,做大企業?

  最后我要特別強調一點,我們民營企業當初的理事責任,中國企業的整合,臺灣是民營企業,香港是民營企業,澳門是民營企業,但是在大陸,仍然是國有企業主導,至少國有企業在重要的領域主導,但這是一件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我們國有企業占到中國的三分之二的資源,創造了三分之一的價值,這是一個資源。我們也高興的看到,中國的新穎企業也在做強大,我想未來中國要有國際品牌的企業,主要是靠民營企業,不能靠企業家壟斷的國有企業,因為它們是靠資源的壟斷做大,而不是靠核心競爭力。在統計當中中國500強當中民營企業的比重是在不斷的上升的,我們看得出從2002年只占3.8%,2004天占到14.8%,2005年占到15.8%。我希望,以后每一年至少應該有3、5個百分點的比例在提高。我們還要看到一點就是在這500強里面,民營企業的效率指標,全面好于固有企業,這意味著是什么?如果我們固有領域有更多的資源轉向民營企業,中國人的財富就可以大大的增加,中國的貧富差距就可以大大的減少。但要知道這一點,我們就需要給民營企業創造更好的政治、輿論、商業環境。我們政府必須真正的使得民營企業有自由的生存空間和平等的競爭機會。但是非常遺憾,至目前為止,我們很多的法律還沒有具有這些,我們制定的36條,扶持民營企業的政策在操作當中,幾乎是沒有起步,我們還要特別謹防,把宏觀控制變成多奪得民營資本的一種辦法,我最近剛看到了一部電影《天下無賊》,這部電影對我啟發很大,電影一開始劉若英就勾引傅彪,他也就禁不住勾引,結果劉德華把這個過程都拍下來了,結果就要挾他,最后傅彪的一輛

寶馬車就沒有了。我們想一想我們政府部門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行為,我們有一些政府部門,有一些政府官員在不斷的勾引民營企業,你來我這兒投資,我給你很多的條件,但是另一些政府部門,把這個過程都拍下來了,過一段把民營企業的財產都收走了。

  我想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民營企業的發展關系到中國的未來。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地位,所以民營企業的發展的態度問題,實際上是一個愛國主義的問題,當然我也希望中國的民營企業,不能只等著政府給你改善環境,還應該苦練內功好自為之。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