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新論:中國石油戰略可吸取日本教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6日 12:07 新華網 | |||||||||
一臺抽油機在甘肅省慶陽市西峰油田作業(2004年6月18日攝)。據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披露,中國石油2005年上半年生產原油3.96億桶,同比增長2.1%;生產可銷售天然氣5063億立方英尺,同比增長23.4%,保證了油氣產量穩定增長。新華社發 外刊新論
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近期刊登一篇發自東京的報道,認為中國石油戰略可借鑒日本經驗和教訓。 這篇題為《中國石油戰略借鑒鄰國過去》的報道摘要如下: 如果說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競購美國石油企業優尼科公司的失敗顯示了中國積極進取的石油戰略所含風險,那么,鄰國日本的故事就是令人警醒的反面教訓:在你不夠積極進取時,結果會是怎樣。 專家們說,中國正研究日本所犯的錯誤以及它所取得的成功,試圖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與日本當年經濟起飛時的情形相同,中國目前正面臨石油需求激增。 日本能源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十市勉說:“我認為中國從我們這里學到了許多。”十市勉說,中國能源官員告訴他,中國通過努力,幾年時間里在海外獲得了日本用30年時間才獲得的石油生產能力。 專家們說,中國正在學習如下經驗教訓: 其一:集中力量 在日本,幾乎每家煉油企業和經銷商都成立石油勘探企業,意味著有數十個小規模參與者而不是幾個大規模開發商。這些小企業大多只能涉足小項目,其中大多以干涸的油井告終。 與之形成對比,中國有3家大型石油企業,正努力把中海油變成全球競爭者。 其二:要收購,不要勘探。 日本石油開發企業把太多資金投入勘探而不是收購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美國檀香山東西方中心能源經濟學高級研究員費雷敦·費沙拉基說,這對在勘探領域經驗有限的國家而言并非明智之舉。據費沙拉基估計,日本政府30年來為日本企業的石油勘探項目投入了500億美元資金。然而,日本進口石油中2003年僅5.7%來自日本所擁有的油田。 相比之下,正如競購優尼科所示,中國企業以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和正在運營中的油田為目標。費沙拉基說:“(日本)花費的那些錢本可以買下幾家大型石油企業。” 其三:勿忘多元化。 未能開發屬于自己的石油資源以后,日本加大外交工作力度,以確保它能從多個產油國得到穩定的原油供應。它尤其把目光投向西方企業影響相對較弱或未能進入的地區。 中國也學到了石油供應來源多元化的重要性。中海油的投資散布于從蘇丹和委內瑞拉到阿塞拜疆的世界各地。 其四:建立儲備。 1973年石油危機使日本產業界普遍陷入緊張以后,日本為石油供應波動起伏做好了準備。它減少了對石油的依賴,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如今,日本戰略石油儲備為年需求量的將近一半。日本經濟產業省前高級官員、現任日本阿拉伯石油公司總裁坂本吉弘說,盡管還不具備這樣的儲備系統,中國近年來已數次派官員到日本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