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巨頭海外探身不斷 國內油價高燒仍難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6日 09:43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祝慧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就在中海油宣布退出競購優尼科3周之后,中石油在8月22日下午宣布參與收購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通過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中油國際,中石油對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購報價為每股55美元現金,總價約為41.8億美元,此報價比該公司上周五在紐約收市時的市值溢價21.1%。2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辦公廳證實,哈薩克斯
前后間隔不到一個月,兩家石油巨頭先后探身海外,并都拋出了價值不菲的“繡球”。前者折戟而歸,后者前途難料,這兩起背景不太一樣的海外收購大手筆因跟石油有關而引人遐想不斷。 巨頭海外探身不斷 說到石油巨頭探身海外,近期最有震撼力的莫過于中海油試圖收購美國優尼科公司的事件,盡管該事件最后以中海油的理智抽身而宣告結束,但伴隨著國際油價不斷高漲,人們對國內巨頭探身海外也是尤其關注。 而中石油對哈薩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購,除了是因為它如果成功將會是中國公司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宗海外收購案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國又多了一個穩定的石油供應渠道。 日前,國際上對于油價趨勢一路看漲,先是高盛、美林提高今、明兩年油價預期,23日澳洲聯邦銀行商品研究部主管大衛瑟提爾預測,由于受伊朗核問題可能導致的油料減產影響,未來3個月國際油價將突破每桶75美元。 隨著國際油價的一路飆升,很多人也開始擔心中國經濟會因此受到影響,而中國的能源戰略問題也提到空前高度。 “中國長期以來實行的是一套脫離實際的能源戰略,強調通過自力更生解決能源問題,尤其石油需求。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中國長期以來在解決石油供應問題上的準備嚴重不足,不但沒有石油戰略儲備,而且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獲取國際石油資源的戰略方針!痹冢粒危拢希眨危陌舶罴瘓F發給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的一份由其研究總部首席分析師陳功所做的題為《全球的能源恐怖即將結束》報告上如是分析目前中國石油面臨的困境。 陳功認為,從2002年開始,世界石油市場因中國因素和印度因素陷入了一場空前的能源恐怖。中國以及印度兩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扯動了世界石油需求的敏感神經,催化了世界石油交易中的投機活動,使得世界石油價格不斷上漲。而近年來,中國為了解決石油資源問題,以兩大石油巨頭為主力紛紛在中東、非洲、緬甸、俄羅斯,甚至美洲市場上到處出擊,力圖收購或控制一部分石油資產,以滿足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所有這些收購世界石油資產的活動充分反映了中國對世界石油資源的迫切需要。 國內油價要準備支付中國溢價 “但從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在全球為收購石油資產所愿意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标惞μ寡。 一個簡明的統計表明,中石油在蘇丹的采油歷時已近10年,截至2003年底,投入的資金已經達到了約27億美元。而計劃中的、也是備受爭議的從俄羅斯到中國大慶的石油輸送管線的投資規模是25億美元,而中哈石油管道建設項目,預計最后的總造價將會達到30億美元。 陳功在分析這些數據之后強調,中國石油巨頭大量收購境外石油資產的舉動,必然會帶來巨大的成本開支,而所有這些資金壓力最終會反應在成品油的價格上,使得國內市場價格在國際價格趨于穩定之后繼續維持上揚態勢。因而,他預料:未來的國內能源價格的變化趨勢將無可避免的出現一種逆過程,在原來力求與國際價格接軌聯動之后不久,國內價格又會與國際價格波動出現脫鉤的狀況!帮@然,這并非是一個消息,中國的能源消費者,必須為此做好支付國內溢價的準備! “作為一個公司,它首先要對股東負責,因而即使其因為是國有企業在外界看來有一種社會責任來保證國內供應,但它會在考慮國家利益的同時還要考慮公司利益,因而在它的最后經營上究竟是會把油運回國內還是直接在國際上銷售,外人不得而知!辈榈谰挤治觥 此外,查道炯還提到目前國內油價的定價機制,認為巨頭在海外的收購并不會影響到國內油價,因為目前油價是與新加坡、鹿特丹和紐約三地市場價格掛鉤的,所以國內供應的增加也不會表現到價格上。 “我們的油價完全是和國際接軌的,價格肯定是隨著國際原油來。所以國內油價最終還是取決于國內的定價機制”社科院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史丹這樣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 她認為,盡管現在的定價機制完全與國際接軌,但是有一定的滯后效應,因而造成國內調價與國際油價走勢可能并不一致。 “高燒”妙藥在煉化能力的提高 “國內成品油價格是導致消費和生產層面影響的主導價格,由于對昂貴石油資產的收購,預計這個價格將還會繼續上漲,而最終社會、經濟的承受極限在那里,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一般的估計是以93號汽油的價格作為參照,當其售價超過每升5元的價位時,會對中國經濟造成明顯的影響和沖擊。”陳功這樣分析國內油價的狀況。因而,他認為,鑒于這種情況,如果國內價格突破這個極限后,政策干預、財政補貼以及優惠金融資本必然會適時介入,這些因素可能阻止油品價格的進一步非理性上漲。 對于國內油價的“高燒”問題,史丹覺得還是應該對定價機制進行改革,而進行改革的重點就在成品油,在成品油價格的制定上要考慮整個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的匹配問題。 “我們石油企業的致命傷在煉油能力,因而,煉油企業應該提高煉化能力。石油產業鏈分為生產和煉化,根據發改委之前公布的數據,石油企業虧損主要是在煉化環節,如果煉化能力上來了,即使原油價格上浮,也可以自身消化!辈榈谰挤治。 他認為鼓勵提高重質油的煉化能力非常重要。在這點上,查道炯還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穎的觀點:國家在宏觀上將國內油價提高的那部分作為提高煉化能力的專用資金,這樣對整個的發展非常有效。 “我們不能只是在討論高油價,而不去想解決辦法,提高煉化能力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辈榈谰紡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