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間交叉持券風險不減 互為“人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5日 08:58 中國經濟時報 | |||||||||
見習記者 唐瑋 互持債券是寡頭博弈的結果 建行此次認購工行大量次級債并不是四大行之間互通有無的第一次出手。
8月20日,中國工商銀行2005年第一期350億元次級債成功發行,中國建設銀行成為了最大買家,在十年期固定利率、十五年期固定利率和十年期浮動利率債三個品種上的中標額分別是36.9億元、30億元和26.9億元,認購量遙遙領先,累計中標量93.8億元,占全部發行量的26.8%。中國人壽和中銀國際屈居其后,累計中標量分別是29.16億元和25.53億元。 而在去年7月23日,在建行次級債發行中,工行以25億元的高額獨占鰲頭,而在中國銀行發行第一期次級債,建行認購額度高達37億元,在眾多投資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標王。 社科院金融所曾剛博士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銀行間交叉認購次級債的行為,分散風險的實際作用有限,因為銀行業的系統風險并沒有降低。互相持有次級債,使銀行存款轉成了銀行附屬資本,這種帳面的劃撥對系統的資金進行了重新分配,提高了銀行資本充足率,使帳面好看了。但系統外的長期資金沒有進入,所以不能真正有效化解系統風險。 中國商業銀行相互持有大額次級債券所隱藏的風險早已被提及:今年6月26日,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唐雙寧在“首屆中國債券市場論壇”上表示,過度的相互持有次級債券只是使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形式上的要求,而沒有實質的提高,商業銀行的風險并沒有分散到銀行體系之外,一旦出現問題,反而會引發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債券市場等在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如今,銀行間相互持有次級債券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 曾剛認為:“幾大行互相持有次級債也是不得已的選擇,是寡頭博弈的結果。因為發行量比較大,需要資金充裕、實力雄厚的金融投資機構認購。目前,市場的參與者有限,相對來說,只有四大銀行有這個能力,以后郵政儲蓄可能也會參與進來。同時,互相持有一定數額的次級債使得各方不會輕易拋售而影響價格,互為‘人質’,達到一個平衡穩定的狀態。這也有點類似于日本的銀行與企業交叉持股,雙方都比較穩定。”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銀行間互相持有次級債券而引發風險的可能性固然存在,但目前無此之憂。“風險是在達到一定程度以后才會發生,目前的數量不是很大,風險完全可以避免。” 更大考驗在提高資本充足率后 工行新聞處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發行次級債券,是工行繼財務重組后增強資本實力的又一重大舉措。本期債券成功發行為順利推進股份制改革,增強競爭發展能力,進一步創造了有利條件,將在工行戰略引資和公開上市過程中吸引投資者發揮一定作用。 曾剛則認為,工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10%并不令人意外,關鍵的是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否保持,能否真正脫胎換骨實現股改最終目的,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頭。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姚長輝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中國已經開始較為嚴格地執行《巴塞爾協議》,資本充足率達到8%是協議提出的最低標準,若核心資本達到4%,再加上附屬資本4%,這樣8%就較為容易達到。國際上比較普遍的都把次級債定義為附屬資本。” 姚長輝進一步指出,工行的攤子本來就很大,雖然已經達到8%的最低標準,但是發行次級債提高資本充足率還是十分必要的,出于穩健經營的需要,一般都高于這個標準。“而且,通過發行次級債券補充資本和通過盈利補充資本這兩種方式銀行現在都缺,需要再接再勵。同時,工行的信用風險可以理解為國家風險,工行次級債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銀行間市場的高流動性,對于債市來說是好的投資品種,能起到多贏效果。” 中信證券債券分析師楊輝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中國債券市場的運行狀況來看,現今市場資金充裕,中長期債券供不應求,市場環境有利于次級債券的發行。 據了解,金融債也是中國債券市場的主體,其發行量僅次于國債。為補充商業銀行資本金,銀行次級債的發行已經全面鋪開。工行大手筆的出場,使商業銀行次級債進入“多發期”。日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的商業銀行金融債券獲首發,招商銀行也擬發150億元金融債券。 中國人壽意外出手 工行次級債發行成功落了幕,市場資金充裕的現狀使得沒有多少波瀾顯現,一切似乎都在意料之中。只有一個意外,就是中標總量排名第二的中國人壽認購了本期債券品種三10億元,此品種為十年期浮動利率,發行人可贖回債券,以7天回購加權利率為基準,招標利率為105個基點,發行量90億元,而此品種的主要需求應該來自貨幣市場基金。“B2W”計息基準和一年兩次的調息頻率使此品種成為貨幣基金提高收益的重點品種。 本期債券的品種細分一直為業內樂道,十年期固息品種的主要需求群體是商業銀行,而十五年期的固息品種的主要需求群體是保險公司,十年期浮動利率品種則為貨幣市場基金所看好。 一位債券公司的不愿意透露姓名人士表示,人壽保險一般需求的是長期資金的配比,短期的浮動利息債應該吸引不了他們。他們不需要對沖回購資金成本變動的風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也大量介入了回購市場,而保險公司應該很少去回購市場融資。 楊輝表示:“現在保險公司參與貨幣市場回購的也很多,這類債券通過利差套利也是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