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博古藏今:票證趣藏“豆腐票”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2日 11:35 金羊網-民營經濟報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前,我國物資較為匱乏,政府發行了各種票證以控制消費,“豆腐票”便是其中之一。時至今日,過去的老票證早已結束了歷史使命,成為人們關注的收藏品。而“豆腐票”因其發行范圍廣泛,形式多樣,受到許多收藏愛好者的喜愛。

  其實,“豆腐票”是個統稱,它泛指作為副食的大豆(黃豆)制品的供應券,各地的“豆腐票”名稱各不相同,有“豆制品票”、“豆類品票”、“黃豆制品加工券”、“豆食
供應券”、“豆腐供應證”、“豆糧制品券”、“豆券”、“水作供應券”、“老豆腐票”、“豆干供應票”、“千張票”、“副食證豆腐票”等等,多由市、縣級的商業局、糧食局或蔬菜公司發行。各地“豆腐票”可購買的豆制品數量也不盡相同,大多數“豆腐票”以“份”為單位,憑票可購買固定數量的豆制品。也有一些是注明了可購買的豆制品量,以“斤”、“兩”、“塊”、“片”等為單位,從中可透視我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不同豆制品消費量。如湖南津市1985年每月的定量僅1兩,而黑龍江呼瑪縣1983年的月定量竟達5斤,實在讓人羨慕。

  與許多文革票證一樣,文革時期的“豆腐票”也充滿了鮮明的時代烙印,“語錄票”更是屢見不鮮,如沈陽1969年“伍塊”票的“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新蔡1970年“半斤”票的“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武漢1970年“壹份”票的“

為人民服務”、
襄樊
1972年“貳份”票的“備戰,備荒,為人民”,吳忠1973年“壹市斤”票的“必須把糧食抓緊”,臨汾1976年“壹市斤”票的“農業學大寨”等等。改革開放后,各地風光名勝登上了“豆腐票”,造就了一道新的風景線。“豆腐票”的印制有繁有簡,有精有粗,精制的不僅印有風光圖案、防偽紋飾,用紙也很挺刮;粗糙的僅用一張薄紙印幾個字,再敲上個圖章即罷。作為我國一個時代的真實見證,“豆腐票”不僅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其文物價值也很高。黃桂華

  (Robby/編制)(來源:金羊網)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