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定位:“完美試驗”前的沉思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9日 03:5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浦東新區功能定位積極貫徹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的重大戰略部署,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施建設“四個中心”國家戰略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努力成為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區、自主創新示范引領區、現代服務業核心集聚區。規劃好“一軸三帶六個功能區域”的空間布局 15年浦東的開發開放,造就了無數輝煌的奇跡。15年來,在這片世界矚目的土地上,
現在,積聚了世界各大銀行和國際頂級企業的浦東似乎開始為自己前進的道路而蹙眉,各行各業精英的聚集,從表面上看是輝煌,從深層次考慮則成為一種發展的負擔:有限的資源如何實現整合?是各行各業齊頭并進還是優勢行業一馬當先?這是擺在浦東面前的問題。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浦東負擔了沉重的擔子,事無巨細都要求完美,這在無形中開始束縛浦東發展的步伐。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與區域經濟研究室主任陳維認為:“對于浦東來說,最重要的是區縣定位指明了方向,浦東得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優勢項目上,而不在細枝末節上花費太多的精力。” 浦東發展正遇瓶頸 評估一地的發展態勢,數據是最直觀的參考。記者從上海市統計局獲得了2份有關浦東的截然相反的數據。 從招商引資的數據上看,浦東一如既往地傳承著榮譽和輝煌,僅以1至4月為例,浦東新區新批外資項目542個,吸引合同外資12.16億美元,同比增長7.8%,約占全市總量30%;引進內資穩步增長,1至4月新增市外在滬企業255家,同比增加37.84%,注冊資金37.06億元,同比增加14.35%。 但另外一組數據則令人揪心,今年1至4月,浦東工業總產值為1139.49億元,同比增長5.2%。過去幾年,這個數字一直穩定在20%以上,同期上海市工業總產值增長10.4%,浦東僅僅是其一半。浦東的金字招牌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三個重點開發區張江、金橋、外高橋今年一季度產值比去年下降了3.8%,4月份下降值達到6.4%。 即便是浦東高調打造的金融服務業,現在也僅僅陸家嘴一地開花。而浦東第三產業的GDP貢獻率從未超過第二產業,這是不爭的事實。 外資進來了,工業產值卻下降了。連續高速行駛了15年的名車,似乎駛進了慢車道,也許到了該停下來擰擰螺絲的時候了。 “過去,我們重視的是形態和數量,引進多少外資,引進多少世界百強企業,就是值得夸耀的事情。現在把我們眼光放在了質量上,能提供多少高質量的服務,能讓外資發揮多大的作用,如果不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浦東的經濟發展就將面臨沖擊。”陳維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浦東發展的瓶頸所在。 一個作用三個區和現代服務業 “浦東在發展中應該遵循的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陳維如是說。在引來金鳳凰的同時,如何讓其安心筑巢下蛋繁衍生息,這是浦東亟待解決的問題。 到底什么是“所為”的,什么是“所不為”的。 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里,“一個作用三個區”替代了原本浦東高調吟唱的“四個核心功能區”。顯然這是浦東新定位的核心內容。 讓我們翻看一下“一個作用三個區”的內容,“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施建設‘四個中心’國家戰略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努力成為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區、自主創新示范引領區、現代服務業核心集聚區”。顯然沒有關于制造業的內容。陳維指出,浦東已經開始向生產性服務業轉型的過程。這也是引鳳下蛋的必然過程。“上海雖然被稱為長三角的金融中心城市,但是上海特別是浦東對長三角其他城市的幫助依然有限。如何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金融中心,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海市浦東新區綜合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崔正德向記者表示:“要實現浦東的繼續發展,就要把握浦東自身的優勢,并把優勢做大做強。”他認為,陸家嘴的金融服務,外高橋、浦東機場和洋山港的現代物流,張江的科技創新,這些都是浦東的優勢。“發展現代服務業,就是為了讓這些優勢更加突出”。 一位浦東新區的官員向記者表示,要發展現代服務業,還需要得到一些功能性政策的獲批。浦東希望上海市能夠授權該區審批國際展覽,“報市相關部門備案”,并“在新區選擇適當區域規劃設立市級‘會展園區’,并制定相應配套政策”。顯然,這些政策一旦獲批,將對浦東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這位官員也向記者道出了自己的憂慮:“除了定位里包括的內容,其他的東西我們還搞不搞。如果和其他區有重復和沖突怎么辦?”此外,行政區劃將依然是潛在的一大阻力,如何實現各個區縣之間的互動,將是一大關鍵問題。 陳維表示,打破行政區劃,實現互動是發展的必然。“其實政府已經有意識地這樣做了。這次定位,將浦東和南匯放在一起,就是為了更好的打造兩港一線的物流品牌。這其實已經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區劃了”。 新定位醞釀新商機 地產商陳先生這陣子總是往浦東的三林跑,每次回來都是樂呵呵地滿臉堆笑:“光世博這一個概念就可以讓三林火起來,現在政府又劃分了功能區域,三林的主導功能是現代居住,這下可好,三林肯定會熱得燙手。” 原本作為拆遷安置地的三林,曾一度是上海人視為“遣散地”的“鄉下地方”。隨著人口的不斷聚集,三林開始彰顯人氣,附近的生活設施和商業設施也逐步完備。世博的來臨和功能區域的劃分,將給三林更足的底氣。像陳先生這樣的地產商就是看中了這一地的商機。 “功能區域劃分后,三林必然要大力發展現代居住的舞臺。”陳先生對自己的眼光自信滿滿。 陳維認為,區縣定位和功能區域的劃分,將使相關的產業也聚集于此,別說樓市一家,地產業的整條產業鏈都將在三林找到大施拳腳的機會。 政府的一舉一動往往就是陳先生這樣的商人們所密切關注的。顯然,一個區域的發展方向,將直接導致有關產業商家的積聚,從而實現一個區域內的幾個優勢產業的繁榮和資源豐富。 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上海有著不計其數的名牌。而遺憾的是,浦東開放開發15年來,都沒有形成叫得上的名牌產品。經濟實力的強勢面和品牌的弱勢面,相成浦東發展中不得不重視的一對矛盾。同樣,浦東聚集了數目龐大的白領階層,但上海本土的企業家的質與量卻不成比例。 陳維表示:“實現了產業集群和企業的集聚,將為上海特別是浦東本地的品牌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8月19日 第十八版) 作者:本報記者 魏夢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