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10多億人口的中國,雖然保險業最初起步較晚、發展也較為緩慢,可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引起的風險防范轉移意識的不斷增強,終于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發展空間巨大、前景廣闊的保險產業。面對這塊全球最大的保險“蛋糕”,入世后,國內國際的保險巨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至今,中資保險公司為44家,而獲準在中國營業的外資保險經營機構已達41家,還有124家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設立了188個代理處。在市場主體增加的同時,保險業的地域競爭也日趨激烈,如深圳、北京、天津、大連等地也開始
成為競爭新熱點。用產業組織理論中較為完整基本框架SCP范式來分析,即市場結構(Struc鄄ture)制約市場行為(Conduct)進而決定市場績效(Performance)。進入“后過渡期”,國際保險巨頭開始加快搶占市場的步伐,在保險產業內拉開了激烈競爭的序幕。
市場集中度、行業壁壘過高而產品差別不足
首先,在我國保險市場上僅中保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中保人壽)、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保財產)、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和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4家的市場占有率就超過了90%,其中中保人壽和中保財產2家占了絕對優勢,目前達到79.71%。所以,我國保險業的市場結構屬于少數寡頭壟斷型,并且這種壟斷是由歷史上特殊政策的扶持導致的。因此,我國保險業缺乏良性競爭所應有的生機與活力。其次,我國為保障保險市場的穩定,設置了較高的市場準入和嚴格區域經營的限制,并且沒有嚴格的保險企業兼并、破產法規和完善的市場退出保障機制,再加上寡頭壟斷型的產業結構,無形之中產業內就形成了較高的政策性退出壁壘,形成了非良性競爭的局面。第三,我國保險業起步較晚,發展的時間也相對短暫,在精算技術運用和產品的開發設計上水平較為落后,加上保監會在保險條款內容和費率厘定的規定上始終較為嚴格,致使我國各保險企業產品之間的差異程度不明顯、險種也比較單一。因此,保險產品過低的差異化也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我國保險業整體發展。
我國保險企業非價格市場行為開展乏力
保險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技術特點決定了它可能打傳統意義上的“價格戰”而偏向于非價格行為來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實力并拓展市場空間。但是多為國有獨資商業保險形式或國有股份制形式的中資保險公司由于種種原因,這方面做得非常不得力。首先,在競爭壓力下,盡管我國保險公司都加大了對險種的研發力度,其開發速度仍比較慢,其中設計個性化、人性化特點不鮮明,大都處于低水平重復建設階段,沒能形成多品種、多層次的產品市場結構。這些都影響了市場業績的提高。第二,廣告效應不佳,企業都沒有意識到企業品牌的重要作用;市場過于粗放,售后服務尤其是索賠時服務質量不高;保險代理不規范影響企業形象,導致市場拓展緩慢。最后,保險公司內部管理不善,各部門之間不能協調發展。如將主要資源集中于營銷和投資部門卻忽略研發、服務等部門;保險業資金運用范圍狹窄、回報率低,這直接影響保險企業利差損危機的消除和償付能力的提高。
保險業市場績效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
2000年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只有1595.9億元,2004年已增加到4318.1億元,且總的資產規模由起步時國家注資的5000多萬元猛增到2004年的11853.5億元,我國保險業已顯現出規模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但橫向比世界平均水平,仍然沒到達有效規模經濟的發展階段。從資產總量上看,盡管市場高度集中,但整個保險業的資產總額還比不上國際排名前10位的任何一家保險集團的資產總量!而且2004年的保費收入增長率(11.3%)和資產總額增長率(29.9%)比2003年(分別為27.1%和40.8%)都有下降,脆弱的國際競爭力在我國保險業加入世貿組織后僅3年的時間里就非常明顯。國際上衡量一國保險市場績效有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兩個重要指標:保險深度是指一國全年保費收入占當年GDP比重,保險密度則指的是一國人均保費量。2001年到2003年我國保險深度由2.2%上升到2.9%,表明保費收入有了穩步的增長,但仍遠遠低于英美等發達國家9%和世界中等發達國家5%~6%的水平。另外,我國保費收入在穩步增長,但保險密度只有31美元,與中等發達國家2000美元的水平相去甚遠。相對于我國經濟的全面快速發展,保險滯后的步伐已不能充分發揮為國民經濟建設保駕護航、開拓新增長點的重要作用,也難以從容面對跨國保險集團的強大競爭。因此亟待加強保險產業穩步發展。(鄭少魯 李贊平)[注:文中所涉及的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觀宇/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