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米其林對技術的重視不遜于它的國外機構,“這些應用到中國市場的技術,并不是單純引進的舶來品,而是充分考慮了中國用戶的需求、已經當地化的技術。”
“中國的道路很復雜啊,就拿我來說吧,如果我在上海開一天的車,上午還在高速公路上狂奔,下午就可能緩緩地駛進小弄堂里,晚上說不定又開到了田間小路上。你說,在輪胎的研發上能不狠下苦功嗎?”祖杰這樣解釋他對研發的重視。“米其林在研究方面的支出
比任何一家在中國的輪胎公司要多得多。”
輪胎市場的風起云涌使得米其林不得不快馬加鞭,而中國輪胎市場的高速增長以及米其林對合資公司的高度控股,讓米其林有更多動力將其先進技術引入到中國。早在幾年前,米其林就在上海設立了先進的輪胎技術研發中心,是米其林全球四個研究中心之一。
按照祖杰的思路,米其林上海技術研究中心的職能首先立足本土研發中心任務,確保適合中國市場需求。米其林在全國各地的工程師研究不同的道路,收集到本土的第一手資料后,再研究開發出適合中國市場的新產品。其次是為了更好地為跨國汽車公司服務,米其林上海的研發中心可以確保他們在中國的合資公司能享受在國外一樣的米其林服務;第三個任務為米其林供應商轉讓技術,和他們一起分享米其林的先進技術。
這使得米其林較其他幾大輪胎巨頭先一步進入了中國輪胎產業的核心。“最重要的是我們把相關的技術帶到上海。這個中心不僅僅為上海米其林服務,同時也是支持其他亞洲地區的米其林工廠。利用這些技術,并且不斷進行這方面的研發,使我們取得成功。”祖杰直截了當地道出原因。
“我們更多的是看重長期效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有兩個主要的方面需要突破。質量和技術,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在上海建立研究中心的目的。”祖杰表示。
當年,在沈陽的合資公司正式開始運轉以前,米其林花費大量時間培訓了1400名年輕的員工,并且重新設計了合資公司的流程。
“我們作的是10年的打算,所以一開始會比較困難。”祖杰暗示,米其林在中國的銷售方式,不是收割,似乎更像是在耐心地播下培育市場的種子。今天,祖杰說,他的技術種子已經長成,他接下來要做的,是把中國工廠培育成米其林全球最大的工廠。
作者:胡瑋煒 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