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國空調企業格力、美的、海信、志高、奧克斯等再度面臨反傾銷危機———亞洲小國土耳其向這些企業提出了反傾銷調查。盡管這些企業在與中國機電商會、家電協會組織召開的應對策略研討論會上紛紛表示將提起訴訟。但是來自中國家電協會的相關人士指出:可以肯定的是,此次傾銷調查反訴訟的勝率不大,我國空調企業將遭遇土耳其政府的反傾銷終裁。
據了解,早在此事之前,國內彩電行業的一些企業已經在土耳其遭到反傾銷終裁,最終按岸價征收50%的反傾銷稅。僅今年,我國家電企業所面臨的來自全球各地的反傾銷事件已經不下五起。商務部的統計也顯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反傾銷案最多的國家,而家電領域的反傾銷占據了不小的份額。
乍看,反傾銷的背后是我國家電企業在海外擴張過程中經營思路的問題。國內企業一直利用中國作為全球家電業制造中心的區位優勢,快速地建立了規模化優勢,隨后便將這種優勢放大,使之成為國內家電企業快速切入海外市場所向無敵的法寶。以低價為賣點,中國家電企業迅速地在全球市場上建立起以中國制造為代表的戰略優勢。許多海外家電商紛紛看好中國家電企業,也愿意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當然,國內家電企業的價格優勢在獲得了一部分外商青睞的同時,也大大地損害了各國家電制造企業的原有利益,影響了他們原來一直存在的固定價值收益。從經濟學角度來看,質優價廉能夠迅速占領市場,但各國競爭對手并不這么認為。他們會巧妙地使用各種手段和措施來保護自己的利益。
反傾銷的出現帶有一定的保護主義色彩,讓許多中國企業頗為不服氣。實際上,這種手段的出現,給中國企業的海外市場操作策略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價格,國內企業還應該拿什么去參與海外市場的競爭?除了價格,我國企業的市場操作又應該怎么展開?這些問題是眾多面臨反傾銷的企業們所必須正視和考慮的。這比我們單純的展開反傾銷抗訴要有效得多。畢竟,或輸或贏,只是一場官司,對于企業今后的長期發展并不會產生什么影響。
現在看來,反傾銷給中國企業帶來的只是短期內的出口量下降、銷售額下跌,這種危機是企業在一定時間和范圍內能夠預防甚至可以控制的。換而言之,這種來自海外市場的競爭風險,我們的企業還是擁有一定的主動權。而真正的難題是來自各國不斷變化的技術壁壘和法律法規,這種壓力給國內企業帶去的將是整個市場競爭行為和企業綜合競爭力的全面升級和革新。這種變化給企業帶去的是一種長遠甚至是無法把握的影響。
此前歐盟推出的“雙環保”指令,給國內企業所帶去的不僅是市場份額的減少,而是今后可持續發展空間和各國消費者對中國制造家電信賴感的減少。如果能夠有效突圍,則是我國家電企業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最佳時機。
盡管我們一直在反省中國家電企業的海外擴張策略的正確性和適宜性,一些專家也給出了相應的對策和解決手段。但筆者認為這些都是次要的。當務之急,是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營思路和戰略定位的重新升級和定位。眼下,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內市場即國際化,不要因為一味追求海外擴張,而丟失了國內市場。如果家門口市場都保不住,憑什么去商業環境更成熟更繁雜的海外市場?我們還拿什么資本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
《市場報》 (2005年08月15日 第八版)
作者:沈聞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