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電】(深圳商報記者樓乘震)8月14日晚9點,2005上海書展圓滿落幕。30萬入場人次、2500萬銷售現金收入、170項繽紛活動,為期9天的上海書展不僅大幅刷新了歷史記錄,而且成功提升了市民的閱讀潛力,營造了濃厚的書香環境,體現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文化魅力。
來自全國和上海的478家出版、發行、印刷、期刊、電子音像單位及民營書業參加了本
屆書展,據組委會統計,本次上海圖書交易會訂貨碼洋為2.02億元,其中上海出版社總訂貨碼洋為1.15億元,全國其他省市出版社總訂貨碼洋為8714萬元。本屆書展為讀者提供圖書零售品種78815種。上述數字表明,以凸顯“開放性、服務性”為標志的上海書展已經成為國內出版物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其對國內圖書市場的影響力、輻射力正在急劇增強。
【又訊】(深圳商報記者樓乘震)巴金名著《寒夜》手稿本已由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和上海文藝出版社共同策劃出版,8月14日上午在上海書展上舉行了首發式。
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會長、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思和在首發式上介紹說:1944年秋冬之際的一個晚上,在重慶防空警報解除后的一兩個小時,巴金開始了《寒夜》的寫作。這是巴金的最后一部長篇小說,也是他小說創作的巔峰之作,是反映偉大的抗日戰爭中平民生活的最重要作品之一。巴金先生曾經說過.寫《寒夜》他是在作品中生活,而且他本人就生活在《寒夜》所描述的那樣的生活背景中。巴金寫得十分投入,始終與筆下人物在情感上保持一致,其手稿非常直觀地印證了這一點。
《寒夜》的寫作從重慶到上海,手稿逃過戰火的燒擄.穿越歲月的剝蝕,能夠基本完好地保存至今應當說是文化界的一件幸事。從這部留存下來的由各種不同色澤的稿紙和不同顏色的筆所組成的手稿,就可以看出在一個動蕩的年代,一位作家和他的作品所經歷的坎坷。解放后,巴金先生將這部手稿捐贈給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
《寒夜》手稿本是上海巴金文學研究會計劃出版的巴金手稿集中的一部,這個浩大的工程將分期分批陸續集印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巴金先生的手稿。
作者:深圳商報記者樓乘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