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警惕跨國收購的贏家詛咒(商業新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2日 11:17 人民網-市場報

  最近中國公司表現得對購買美國公司狂熱起來:聯想集團以12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海爾集團率領投資團隊欲將美國家電企業美泰克收入囊中,中海油也加入競購尤尼科的隊伍。盡管海爾、中海油最終都已宣布退出收購,但我們仍有必要提問:聯想、海爾和中海油的兼并舉動是明智的嗎?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回顧一下歷史中的并購是有必要的。簡單的事實是,大多數兼
并者并未在長期績效上取得改進。有并購意圖的公司不得不投入一場與其他潛在競購方的戰爭,從而抬高了收購公司的價格。結果是,贏家通常為并購付出過多,“贏家的詛咒”便由此而來。

  如果合并發生在同行業內,一般情況下,收購方相信自己會在交易完成后通過努力削減成本來取得收益。但事實上,這些預期中的成本削減可能無法實現,期待中的業績增長也無法看到。近期惠普與康柏的合并便是這樣的例子。

  當相近行業的兼并發生時,創新的市場營銷策略有可能增加市場績效,因為這時向目標顧客群體捆綁銷售多元化的產品就成為可能,這樣也就通過規模經濟削減了成本。然而,其間也充滿著不確定性,就如時代華納與AOL的合并表現出來的一樣。衡量相近行業合并效益的關鍵問題之一就是:你很難衡量消費者究竟愿意為捆綁銷售的產品付多少錢。

  就以上問題來說,兼并方還有一個基礎性的但也更深刻的問題:兼并雙方公司文化的不適應。通常,收購方對被收購公司套用自己的商業策略和運營模式,此舉導致被收購公司的文化被破壞,道德水準和效率下降,優秀人力資源流失,公司業績由此下降。這正是我們在一項對財富500強公司的大規模調查中發現的規律。

  聯想、海爾和中海油等中國公司從中能得到什么教訓呢?

  我們先來看聯想。過去聯想的品牌定位為具有一定質量的低成本電腦供應商。而通過購買IBM的個人電腦業務,聯想得到了IBM先進的技術、品牌以及銷售渠道。另外,聯想還可以通過自己強大的網絡銷售IBM的產品。如此看來,聯想的兼并是可行的。然而,也有潛在的風險:聯想將面對重大的整合問題,尤其是語言障礙。另外,聯想的管理風格也許與IBM的結構性文化不協調。如果上述合成效應并沒有發生,那么聯想對IBM的兼并將是失敗的。

  總而言之,中國公司應在競購外國公司時更加小心,他們應該特別細心地衡量目標企業的無形資產(例如品牌)價值,衡量其中可能存在的金融風險,并對于成為“贏家詛咒”的犧牲品時刻保持警惕。

  最后,不光只是尋求海外擴張的中國公司,所有的公司都應該認識到跨國公司是典型的產品多樣化公司,而非所有單元都是高盈利的。合并之后,出售運轉不暢的業務或生產線都是必要的。但是這些活動都會造成相當高的特定成本甚至最終粉碎的預期成果。

  摘自《環球企業家》

  《市場報》 (2005年08月12日 第十二版)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