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jīng)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jīng)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鄧小平雕像: 大步前行的“深圳精神”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9日 06:10 深圳商報

  它是全國第一座由中央批準(zhǔn)、以城市雕塑形式豎立的鄧小平雕像為了方便參觀,設(shè)計了深圳市第一條殘疾人上山通道

  鄧小平雕像: 大步前行的“深圳精神”

  【鄧小平雕像小履歷】

  1994年8月,深圳市政府產(chǎn)生制作鄧小平雕像的想法。

  1994年9月,做出鄧小平雕像設(shè)計方案第一稿,為站立姿勢,后被否定。

  1995年1月,市政府正式下文,決定制作鄧小平雕像。

  1995年4月~8月,白瀾生、滕文金、劉林、楊金環(huán)等四人幾易其稿,最終完成了雕塑的成稿。

  1995年~1997年,為小平雕像選址,最終確定選在蓮花山。

  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同志逝世。隨后,全國14個改革開放城市都要求做小平像,中央下令一律不準(zhǔn)上。于是,深圳鄧小平雕像工程也被擱置下來。

  2000年,正值改革開放20周年紀念,建造鄧小平紀念雕像的工程又被提上日程。

  2000年11月14日,江澤民同志為蓮花山鄧小平雕像揭幕。

  深圳市中心區(qū),沿中軸線走到最北端,便是蓮花山。其山體郁郁蔥蔥,與腳下的小湖相映成趣。鄧小平雕像就矗立在蓮花山頂,硅青銅材質(zhì)鑄造的小平同志氣宇軒昂、步伐堅定、衣襟“飛揚”。

  雕像全高近10米,是全國第一個由中央批準(zhǔn)、以城市雕塑形式豎立的鄧小平雕像。2000年11月14日落成當(dāng)天,江澤民同志為雕像揭幕。今天,蓮花山廣場和鄧小平雕像已成為聞名中外的深圳著名旅游景點,人們紛紛前來瞻仰和敬獻鮮花,表達對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shè)計師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近日,記者拜訪了鄧小平雕像的主要作者、原深圳雕塑院院長滕文金教授,這位69歲的老者向記者講述了關(guān)于這座雕像鮮為人知的故事。

  用雕塑替代畫像,2000年不用改

  做雕塑想法的“緣起”可以歸結(jié)到深南大道和紅嶺路交匯處的鄧小平畫像上。“這幅宣傳畫是1992年小平南巡時豎立的。”滕文金告訴記者,“它不久便成了深圳的主要景觀之一。”然而,限于當(dāng)時的技術(shù)條件,小平畫像的材質(zhì)是由鐵皮制作、用油漆繪成。“由于兩種材質(zhì)的收縮比不一樣,鐵皮基本不收縮,而油漆經(jīng)過風(fēng)吹日曬收縮得比較厲害,所以畫像常常開裂、卷曲、剝落。”據(jù)滕文金介紹,小平畫像當(dāng)時“一年起碼要重新畫兩次”。

  “同時,每當(dāng)鄧小平像重畫一次,市里從宣傳角度來講或從作者本身角度來講都想盡量再好一點,口號更充實些、背景再漂亮些。”滕文金說,1994年8月前后,他到當(dāng)時分管文教工作的副市長李容根辦公室匯報工作。李容根就問滕文金“有沒有辦法讓小平畫像不用改”,有著四十多年雕塑經(jīng)驗的滕文金不假思索地回答:“這個好辦,做一件青銅雕塑替代畫像,2000年不用改。”

  這個提議很快在市委常委會議上進行了討論。9月的一天,李容根通知滕文金“趕快拿出設(shè)計方案圖”。時間緊迫,怎么辦?滕文金回憶說:“當(dāng)時正好我的同學(xué)白瀾生在北京舉辦雕塑展,他有一幅‘小平南巡’的塑像,我就馬上趕到北京,和他一起設(shè)計出了雕像方案的第一稿。這一方案取材自鄧小平88歲南巡時的照片,刻畫的是小平同志站立的形象。”

  從北京回到深圳后,滕文金遞交了設(shè)計方案圖。1995年1月,市政府正式下文,決定制作鄧小平雕像。

  造型參照小平同志兩張相片

  從留下的資料照片中記者看到,1994年前后確定的第一稿是鄧小平站立的形象,“但參照的是小平晚年的身形。”滕文金說,“后來這一稿被否定了。”

  隨后,滕文金到北京向鄧小平的女兒鄧林征求意見。據(jù)介紹,當(dāng)時鄧林提出了三點想法。“第一是小平走路非常快,據(jù)說他70歲登黃山時,健步如飛,許多人跟不上。所以希望雕像最好是走的姿勢。第二是小平握拳頭時喜歡把大拇指‘藏’在其他手指里,這個特征后來被設(shè)計進了成稿里。第三是小平講過一句話,‘改革開放的步子要大一點’,希望雕像能體現(xiàn)出小平的這一思想。”

  為了最真實地體現(xiàn)鄧小平的形象,滕文金先后三次北上,與鄧林和另外三位作者交換意見。經(jīng)過幾番討論,第二稿的設(shè)計就改成了鄧小平邁開大步前行的形象,它的原形依據(jù)的是1963年7月鄧小平率中共代表團前往莫斯科與蘇共代表團談判時,在機場留下的照片。“我們結(jié)合了小平60年代的身材,80年代的形象。”滕文金微笑著說,“因為60年代是小平身體最好的時候,而80年代則是他思想最成熟的時候。”同時,幾位創(chuàng)作者又根據(jù)一張小平身穿風(fēng)衣、站在黃浦江頭的照片,為小平雕像“披”上了一件風(fēng)衣,這樣,“無形中增加了雕塑的動感”。

  為了使雕塑成品更加細致,滕文金在第二稿的基礎(chǔ)上又創(chuàng)作了2米高的第三稿。第三稿中的小平表情平和,與照片上的形象基本無異,整尊雕像重心在前,形成一種氣勢,又增添了行走的動感。用滕文金的話形容:“為了讓雕像看起來更加自信,我們將雕像的步伐和手臂擺動的幅度加大,仿佛那個喜歡大步走路的小平又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最后,根據(jù)2米高的雕像進行原型放大,幾位作者使用兼具韌性和重量的硅青銅鑄成了如今的成品——“身高”6米的鄧小平雕像。

  8易地址只求最好

  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為小平雕像進行選址的工作也從未間斷。

  滕文金告訴記者:“小平雕像和廣場不但為深圳增添一道意義深遠的紀念地,也要方便市民和游客們紀念小平同志。所以選擇一個好的地址非常重要。從1995年到1997年的三年間,小平雕像共經(jīng)歷了8個選址過程。”

  當(dāng)時深圳市政府首先想到了火車站,每天有七萬人來往,“但游人過多可能會較混亂,因此被否定”。接下來是大劇院前,“但這里濃厚的文化氛圍似乎不太合適放置政治人物。”接下來是小平畫像下,“但遺憾的是,如果雕像建在這里,從紅荔路、深南路過來都只能看到小平的背面。”同樣的,地王大廈、市政府、五洲廣場等方案也因種種原因被“淘汰出局”。

  1996年12月底,市政府曾一度決定小平雕像將放置在如今中信城市廣場的位置。滕文金給記者展示了一張方案圖,他介紹說:“這是今天的中信城市廣場,本來這里將會建一個小平公園,鎮(zhèn)園之寶便是坐西朝東的鄧小平雕像。從圖上可以看到,公園依靠深圳的龍骨深南路南,綠樹環(huán)抱,非常精致。”但沒有想到的是,就在萬事俱備正要動工時,有人提出南園路的民居問題。“當(dāng)時的中信廣場地區(qū)并不是今天的殷富之地,南園路南邊成片的民宅高低錯亂,在紀念公園旁邊很不美觀。所以涉及到拆遷問題,預(yù)計這一片拆遷將耗資2.4億元,當(dāng)時市政府的經(jīng)費遠遠不夠。”無奈,這一方案又不得不被否決。

  為了趕在香港回歸前將雕像豎立起來,選址工作進入了非常緊張的階段。1997年1月1日,籌建人員的視線轉(zhuǎn)移到了蓮花山公園。蓮花山處于市區(qū)中軸線最底端,而且施工條件已經(jīng)具備。“當(dāng)時所有人心里有了底,就這里了!”于是,深圳第一個廣場和雕像一起做的紀念廣場破土動工。據(jù)滕文金介紹,蓮花山原來有兩個山頭,一高一低,后來建設(shè)人員將每個山頭削去5米,把削下來的土填補在兩個山頭之間,形成了一個橢圓形的廣場。廣場面積4000平方米,南北向70余米,東西向40余米,邊緣用白玉石圍成,即使在山腳下也清晰可辨。

  “根據(jù)廣場的緯度,我和設(shè)計師一起確定了小平雕像最后擺放的位置,坐落在廣場重心偏北的位置,距北端30米,南端40米,面朝南方。”同時,滕文金還建議在廣場南端開辟一個觀景臺,方便游人遠眺鵬城全景。為了方便殘疾人參觀,蓮花山廣場還專門設(shè)計了深圳第一條殘疾人上山通道。

  正當(dāng)小平雕像的選址已經(jīng)確定、建造也完工之時,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溘然辭世。隨后,全國14個改革開放城市都要求做小平像,中央下令一律不準(zhǔn)上。于是,這件工程被擱置下來,一放就是三年多。

  爬上蓮花山去看“鄧爺爺”

  時間來到2000年,正趕上改革開放20周年紀念,建造鄧小平紀念雕像的工程又被提上日程。滕文金和另外幾位作者又開始忙碌起來。

  “小平雕像本身重量為6噸,在落成后總重量卻達到了21噸,這多出來的15噸都是鋼筋水泥。因為雕像的姿勢是正在行走,重心比較高,加上銅像是中空的,所以最初立像時,無法將雕像固定在底座上。”最后,滕文金想到了用“水泥灌注”的辦法,以加重底部重量、調(diào)整重心。

  2000年11月14日,江澤民同志為蓮花山鄧小平雕像揭幕。

  從此,爬蓮花山就成了許多市民每天的“必修課”,更有很多孩子每天上山,為的就是“看鄧爺爺”。過年時,人們不忘登上蓮花山給小平拜年;小平逝世紀念日,人們在雕像前獻上一束花寄托哀思;節(jié)日里,人們聚集在廣場上,載歌載舞,與小平同志分享深圳人民的歡喜之情。據(jù)介紹,在鄧小平工作過、戰(zhàn)斗過的革命老區(qū),許多人不遠千里來到深圳,為的就是向小平表示敬意。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是當(dāng)年與鄧小平一起參加百色起義的老戰(zhàn)友,他不顧自己的高齡和腿腳不便,堅持在雕像落成后坐輪椅上紀念廣場,在雕像前向小平鞠躬。許多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在深圳訪問期間,也都會親上蓮花山緬懷這位歷史偉人。

  在采訪過程中,滕文金說了一句話,也許能最好地概括這尊雕像對于深圳的意義:“鄧小平邁開大步在走,走,就是實踐,我們能不向前走嗎?小平雕像,體現(xiàn)了深圳精神!”

  作者:記者黃順實習(xí)生毛思倩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guān)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wǎng)財經(jīng)縱橫網(wǎng)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wǎng)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chǎn)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新浪網(wǎng)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wǎng)絡(luò)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