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盡快建立農村資金回流機制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6日 07:34 經濟參考報

  專家為增加農業投入支招

  本報訊國家統計局景氣中心研究室主任潘建成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想長久增加我國在農業方面的投入,就得通過市場,發揮金融對農業的支持作用。他建議,盡快建立農村資金回流機制。

  1990年至2003年,我國財政的農業投入總量從307.8億元增加到1754.5億元,增加了4.7倍。盡管從絕對量上來看,一直在增長,然而,支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卻維持在7%左右的水平。

  潘建成對記者說,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然而,農業也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鏈上最為薄弱的環節。長期以來,由低生產率造成低收入、低收入導致低資本積累水平、進而又導致低生產率的這種惡性循環使傳統農業發展非常緩慢。要想從當前這種“貧困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加大對農業的投入,進而增加農業資本的積累。

  在他看來,從農業投入資金的來源角度分析,農業投入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一是農戶農業投入,二是通過市場實現的農業投入,三是政府對農業的投入。“政府財政對農業投入的穩定增長固然非常重要,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的作用應僅限于彌補市場失靈的部分。”

  從實際情況中看,財政支出不僅不能長久保證農業投資增速的連年增長,還存在著投向不合理的問題。潘建成解釋說,農業投入應包括生產性投入、積累性投入和服務性投入這三部分,財政投入一是難以兼顧這三個方面;二是機制不健全,投而不入,投而不管,資金使用效益低下。我國農業法規定,“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財政每年對農業總投入的增長幅度應當高于其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但由于種種原因,這實際上是很難做到的。例如,在中央政府2004年用于支農的1500億元左右的資金中,70%實際上和農民的直接利益沒太大關系,如水利、大江大河治理等。

  依靠農戶人均農業投入也不現實。農村住戶調查資料顯示,1990年至2003年期間,農戶人均農業投入量從261.4元增加到857.1元,增加了2.3倍。但受近年來農戶人均純收入增長趨緩的影響,農戶人均農業投入增長率一直處于下降趨勢,農戶農業投入增長乏力。

  在這種情況下,增加農業投入就只能依靠來自金融方面的力量。據潘建成介紹,我國農業投入的金融支持總量實際上遠遠大于財政農業投入總量,而且目前還呈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資料顯示,1992年以來,農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系數一直保持在2.0以上,2003年已達到3.2。“所以說,在農業投入增長的所有源泉中,農業的金融投入應是主渠道。”

  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農村金融體系,農村金融供給不但難以滿足農戶和農村企業的資金需要,還造成了大量資金外流,致使農業投入不足。據測算,在傳統農區,國有商業銀行的縣及縣以下機構每年從農村流出的資金估計達3000億元;農村信用社通過繳納存款準備金、轉存中央銀行、購買國債和金融債券等方式帶來的農村資金流失,估計每年也在1000億元以上。

  針對這樣的現狀,潘建成建議,應盡快建立農村資金回流機制。他表示,這就要進一步完善郵政儲蓄的有關政策,建立起郵政儲蓄資金回流機制,加大中央銀行對農村信用社的再貸款支持力度。“更重要的是,要把其他金融機構推入或引入農業或農村領域。一是以法律形式規定商業銀行將每年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農業或涉農領域;二是通過對商業銀行涉農貸款利息收入稅收減免的方式把商業銀行引入農村領域,以建立起農業投入穩定增長的可靠資金來源機制。”

  作者::方燁

  (來源:經濟參考報)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