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芳
在日前于北京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寶雞市負責人介紹說,寶雞市計劃斥2.6億元人民幣建設炎帝陵,項目將采取開發商投資、海內外華人捐款以及政府支持等方式開發建設,此舉旨在打造“全球華人省親祭祖大會”。
這幾年,有些地方興起了一種“敬祖宗”的風氣,有些歷史人物,甚至是傳說中的歷史人物竟成了“香餑餑”,被人們爭來爭去。今天甲地說是正宗“發源地”,明天乙地又說是正宗“發源地”,一度曾被冷落的祖宗竟然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又是修故居,又是整祠堂,我們的祖宗成了“天神”。一番大興土木之后,祖宗被捧得大紅大紫了,可這些地方依然是“面目依舊”。
緣何會有“敬祖宗”風氣的盛行?究其原因,就在于那祖宗被當成了“搖錢樹”。有些地方可謂是“敬翁之意不在‘敬’”,在乎“孔方兄”是也,仿佛是只要扯起“祖宗”這桿大旗,立馬便會“財源滾滾”,殊不知,最終卻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敬祖宗”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絕不會像唾液點燈那般容易。耗費了大量的人財物資源,最后卻沒有一個預期的回報,這個賬應該記在誰的名下?由此造成的損失誰來埋單?這賬不能不算。
我們并不否認,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一些地方已經積累了相當雄厚的財力,但動輒斥幾億的資金打造所謂的“全球華人省親祭祖大會”,有這個必要嗎?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城市狀況需要改善,人民生活需要提高,在這樣一種情勢下,把一些資金花在“敬祖宗”上,事先“問計于民”了嗎?作為一級政府出臺任何一項措施,首先要把民意作為考量,人民群眾不贊成,不擁護,甚至是反對的事情,十之八九是不會有什么好結果的。
眼下,“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已成為人們的共識,在下以為“敬祖宗”不如干實事。一個地方要想真正振興經濟,必須摒棄大呼大擁,追求虛浮豪華的虛榮心理,靠實實在在的業績遠比無謂的“敬祖宗”有意義得多。祖宗不是“搖錢樹”,把招商引資的“寶”押在祖宗身上,只能浪得虛名,沒有任何的實質意義。有道是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只要真正改善了投資環境,外商(抑或說全球華人)自然會蜂擁而來,否則,“拉大旗作虎皮”,盡玩些虛的,能得到外商的青睞嗎?
李紅軍
(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