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陜西:高科技與能源優勢為何難以發揮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4日 09:04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倪連存 耿幸華

  今年以來陜西電煤供需矛盾一直緊張,近日又因電煤供應不足、質量太差影響發電企業的正常運行。據國家科技部統計,陜西省知識獲取能力、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創新效益等指標為15.39、26.91、28.07,而全國平均水平為23.34、29.74、30.6,陜西這三項指標都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不可否認,近年來,陜西高科技與能源產業取得長足發展,但目前這兩個產業優勢發揮仍有限。”當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此現狀采訪陜西省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中林時,他如是說。

  對于其中的原因,田中林認為,首先,高新技術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沒有形成集群效應。西安高新區發展較快,近年入住企業也不少,但普遍規模較小,許多軟件公司僅有幾個人。整個產業規模不大,從而對產業及經濟的帶動能力有限。其次是企業的創新能力、研發能力不強,技術改造投入也不足,大多數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中心。2004年陜西完成技術改造投資259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6.7%,而該數字低于東部發達地區,也低于遼寧省的23%和四川的20%。再次,高科技產業發展環境也有待完善。在這里尤其是科研成果轉化資金匱乏,有很多好的成果和專利苦于沒有資金,只能停留在論文和學術期刊中。還有些成果和專利未能在陜西轉化,反而在陜西以外做大做強,這其中固然有一定的客觀因素制約,卻也和目前陜西的體制、機制、創業環境有很大關系。

  “據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的調查顯示,陜西的市場化相對進程在全國排名第25位。市場機制不完善,市場化進程相對緩慢,是制約陜西高新技術產業優勢發揮的關鍵所在,也是制約陜西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改善發展環境、完善市場體系,對陜西來說仍需長期努力。”田中林補充道。

  陜西是能源大省,又是哪些因素阻礙了該產業優勢在陜的發揮?對記者的問題,田中林分析說,陜西能源產業起步較晚。大規模、科學性、深層次的開發是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后,目前陜西能源產業主要以初級產品為主,長期以來就是賣煤、賣油、賣氣,從而導致了能源產業鏈短且附加值低的現狀,而體制上的原因對陜西能源產業發展也存在一定限制。陜北的整裝油田、氣田均由國家壟斷企業開采,地方開采的基本上是散裝油、氣田,且數量相對較小,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能源產業的發展規模。目前陜西的能源產業有待進一步加大整合力度,陜北許多涉油縣都有自己的鉆采公司,不但規模不大,各自為戰,而且還存在鉆采率低、浪費資源的問題。資源保護和利益補償機制的不完善也是制約因素,寶貴的資源未能得到充分保護和利用,資源稅稅額過低等導致市場準入不嚴,一些企業采易棄難、亂采濫挖。陜西省煤炭回采率平均不到30%,而國家《煤炭工業技術規范》明確要求煤炭礦井回采率最低不應少于75%,陜北一些油井采收率連20%都難以達到。

  對于如何發揮陜西兩大產業優勢,田中林談到,正視問題是為了更好發展。陜西不斷在調整產業結構,通過一系列舉措發展關中科技帶,從而為高科技產業優勢的發揮創造良好的氛圍。陜西省委、省政府一直很重視能源產業的發展,最近幾年的思路也越來越明確,將能源產業向縱深發展,圍繞煤向電力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等“三個轉化”,重點打造煤電載能工業產業鏈、煤制油產業鏈、煤鹽化工產業鏈以及油氣化工四大產業鏈。陜西計劃在未來10年之內投資2000億,將陜北榆林地區建設成為重化工基地,從而促進能源產業優勢在陜西的發揮。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