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年金市場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本報訊8月2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通告,正式公布了第一批37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的名單。這不僅意味著我國企業將可以通過專業養老金公司建立符合國家法規規定的企業年金計劃,而且還標志著我國企業年金市場進入了實質性操作階段。
通告稱,根據《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勞社部令第24號)規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組織了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工作。經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并商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中國保監會同意,第一批認定37家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
企業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機構5家:華寶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信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誠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年金基金賬戶管理人11家: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中信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華寶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年金基金托管人6家: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光大銀行。
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15家: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太平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據悉,2004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和《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為我國企業年金的發展制定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框架。根據這兩個辦法的規定,除企業自行成立的年金理事會外,企業只能選擇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等法人受托機構作為受托人,建立信托型的企業年金計劃。
針對我國企業年金采用的信托模式,太平養老保險總經理王連萬指出,太平養老保險獲得受托人和投資管理人兩項資格后,將宣布開始進入業務經營階段,正式進軍企業年金市場。據介紹,太平養老保險在獲得相關資格后,試點中涉及的遼寧省直屬的60家企業的企業年金計劃將按相關協議自動由太平養老保險承接并進行市場化運作。這無疑成為了我國有資格認定要求后正式啟動企業年金市場運作的首筆標準企業年金業務。
太平養老保險董事長何志光表示,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主導的信托型模式下,作為整個企業年金經營治理結構中最為重要的角色,受托人代表著企業年金客戶的利益,它不僅負責企業年金其他角色的選擇和監督,而且在繳費、待遇支付、個人賬戶轉移、制定投資策略以及投資績效評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太平養老保險在經營中將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憑借完備的法人治理體制和嚴格的風險管控機制,實現企業年金計劃運作安全性和收益性的有效結合。
據中國保監會預期,我國今后每年企業年金新增額將超過1000億元。世界銀行曾更為樂觀地認為,到2030年,中國企業年金總規模將高達1.8萬億美元。面對中國企業年金巨大的市場潛力,相關金融機構紛紛展開各自的年金攻略。
作者::毛曉梅 張漢青 馬璐瑤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