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沿海城市發展相對滯后,工業化帶來的環境問題相對較輕,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的北部灣近岸大部分海域保持一類水質,成為中國目前惟一的“潔海”。以數量稀少而被喻為“海上大熊貓”的中華白海豚時常出沒這片海域,更是營造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妙景致。
然而,漁業資源枯竭與過度捕撈造成的惡性循環、粗放型水產養殖“藍色革命”帶來的生態創傷、“重化能源工業熱”引發的環護壓力,使北部灣很有可能會重演其他海域以資源高耗和環境污染換取發展的歷史。
“中國熊貓之父”、北京大學生物學教授潘文石擔憂地表示,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上至今仍保留大面積清潔海水的北部灣的生態環境已經岌岌可危,淺海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如果不能及時出臺環保措施,以后我們的子孫后代將再也看不到中華白海豚在‘潔海’嬉戲的優美身姿。”
北部灣漁場:資源日趨枯竭 手肘形狀的北部灣是南海西北部一個半封閉海灣,灣頂(北面)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面為廣東和海南省,西面為鄰國越南。北部灣生長著蓊郁的紅樹林、繁茂的珊瑚礁,它們被海洋學家公認為地球上生產力最強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不僅為熱帶、亞熱帶海洋生物提供棲息繁育之地,也成為我國南方海域重要的漁場。
雖然路途遙遠、海況不熟,要花大筆的錢改裝設導航、冷凍設備和更新網具,但是中國的漁民們仍希望拿到南沙捕魚的指標,原因只有一個:傳統的北部灣漁場資源日趨枯竭。
中越北部灣劃界后,獲準進入共同漁區和過渡性安排水域作業的船數量受到限制,大量的漁船擠在中心線中方一側捕魚,下網越來越頻,收獲越來越少,一個航次由從前的一個星期延長到10天、15天,同時柴油價格也節節攀升。不少漁民嘆息:“捕魚所得剛夠柴油和人工錢,北部灣漁場成了一個快扒光的飯碗。”
北部灣漁業資源枯竭與過度捕撈成了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漁產品越捕越少,捕得越少作業方式越野蠻。違規使用小網目漁具、在沿岸禁漁區拖網作業甚至毒魚炸魚屢禁不止。2001年以后,北部灣沿海的北海、防城港市等地,一種采用高壓水槍潛海捕螺的方法在捕螺作業中悄然興起。潛水工手持連著船上高壓泵的噴槍,潛到約10米左右的海底,用高壓水龍頭沖起藏身泥沙中的各種海貝。每名潛水工作業之處,方園數百米成了一鍋煮沸的開水,濁浪滾滾。捕螺船一時間產量大增,水槍捕螺很快呈現四面開花之勢,漁政部門抓不勝抓。長期靠海吃海的漁民憂心忡忡:魚貝產卵孵化的棲息地被破壞無遺,等于砸了漁民的飯碗!
漁產品加工落后也在加速資源的消耗。據上海水產大學教授汪之和實地調查,盡管中國漁業產量從1990年初一直居世界首位,但加工比例不到總產量的40%,產品附加值沒有很好挖掘。在北海市各碼頭,幾乎每天都有堆成小山似的小雜魚,被貨車運到魚粉廠,加工成廉價的魚粉。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魚粉生產國,每年生產魚粉達70萬噸。大量捕撈這些長不大的小雜魚,導致海洋食物鏈的斷裂,直接影響魚類生長。
北部灣是中國著名的熱帶漁場,有海洋魚類500多種,常見的經濟魚類50多種,生態多樣性尤為突出。為保護漁業資源,國家除了采取休漁制度,同時要求漁船功率負增長,減少漁船數量。約占廣西海洋捕撈漁船七成的北海市,到2006年將調減漁船1125艘,有近兩萬漁民將直接離船上岸。
然而,記者在北部灣沿岸看到,一些漁船修船廠仍然生意興隆,春節后不少掛著紅綢的新船陸續下海。一些漁民透露,由于轉產困難,不少漁民到異地購買船只,繼續從事捕撈。
粗放型“藍色革命”能走多遠
由于漁業資源日益枯竭,“轉捕為養”成為漁業產業的重要出路。從1980年代起,沿海地區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掀起了一場專家命名的“藍色革命”。“藍色革命”使漁業保持了快速增長,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缺乏規劃、無序利用,使一些地方“藍色革命”的可持續性打上了問號。
2004年春節前后,在北海市外沙水產碼頭,人們每天都能見到小山似的一堆堆空螺殼,它們是被丟棄的死車螺:工人們將一袋袋從海里耙收的車螺扛上碼頭,倒到地上分揀,但一袋車螺,能撿出的活螺不到20%,其余都是空殼。一位姓馮的養殖場主說,車螺死亡使絕大多數的養殖場連人工錢都掙不回。
車螺學名“文蛤”,是北部灣除對蝦外最大宗的海水養殖品種。1990年代初北海市車螺養殖熱開始興起,人們紛紛圈占淺灘養殖。當時車螺幾乎都是天然所產,誰圈到一塊淺灘,就等于捧到了一個“聚寶盆”。記者曾親眼見過,在退潮后約一平方米見方的灘涂,可以耙到數十只肥大的車螺。好景不長,兩三年過去,人們發現車螺越耙越少,開始從外地購苗投放。北海市車螺養殖面積更是達到12萬畝,成為僅次于江蘇的中國第二大文蛤養殖基地。誰也沒有想到,2004年的車螺養殖會遭遇這樣一場橫禍。
盡管車螺暴亡的直接原因未明,但人們更傾向認為它是一場人禍:由養殖本身污染所造成。車螺養殖沒有規劃,密度過大,抗病力差,導致病害暴發。在北海市區北部的海灣,車螺養殖場的標志——形如吊腳樓的養殖棚在海里星羅棋布,除了車螺,還有大蠔、扇貝等養殖場。超密度的養殖除了導致營養不足,密密麻麻的圍網、木樁、水泥柱,更如人工森林般嚴重削弱水體交換能力,使海水喪失自凈功能。一些養殖場主認為,車螺大面積暴死與對蝦養殖有關。近年來沿海不少鄉鎮將低產鹽酸田改造為對蝦養殖場,把大量含有農藥的清塘水、污水排到淺海,惡化了近海水質。對蝦排放污水數量驚人:據湛江市環保部門測算,僅280多平方公里的湛江東海島對蝦養殖每天排放的污水達20萬噸,超過整個湛江市區的污水排放量。
南珠的沒落也許是“藍色革命”帶來創傷最為典型的例子。北部灣是世界著名的海水珍珠“南珠”的產地,1958年中國第一顆人工海水養殖珍珠在北海市問世。從1980年代中期起,珍珠養殖在廣西、廣東北部灣地區全面起步,發展迅速,廣西營盤鎮、廣東流沙鎮成為全國有名的“珍珠之鄉”,珍珠養殖使當地農民擺脫了貧困,實現了汽車、洋樓夢。
但南珠逢勃發展的勢頭在1998年戛然而止:由于養殖數量劇增,珍珠質量低劣,價格下滑,當年大部分養殖戶血本無歸,由于大量劣質珍珠流入市場,南珠由昔日的珠中瑰寶淪為價格低廉的旅游工藝品。而珍珠質量下降,與多年來缺乏規劃的超密度養殖密不可分。眾多養殖戶一窩蜂的粗放型養殖,極大地超出了海區的養殖負荷,怎么能指望缺乏營養的母貝能育出好珠呢?
缺乏規劃和規范的養殖行為,導致北部灣近年來環保沖突事件屢有發生。2000年以來,沿海一些投資者圈占海灘,養殖一種名為“花蛤螺”的海貝。養殖場為滅殺天敵,普遍使用“氰化鈉”清場,利用海潮投放的劇毒藥物使周邊淺海的生物大量死亡,世代在淺海趕海的村民斷絕了生計。
聯合國環境署全球環境基金“扭轉南中國海和泰國灣環境退化趨勢”紅樹林首席專家范航清博士一直對沿海的粗放型養殖憂心忡忡,他認為到目前為止,與工業和生活污水帶來的影響相比,養殖是北部灣近岸海域環境污染的突出原因。“超密度和某一海域單一品種養殖,除了造成污染,還對生物多樣性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灘涂和海域對養殖的負荷都是有限度的,必須進行科學論證,認真評估,慎之又慎。”
重化能源熱北部灣不能承受之重
環北部灣地區正出現以重化能源為代表的工業項目建設熱,大型鋼鐵、石油、造紙、化肥等企業爭先恐后圈海搶灘。一些環保人士認為,沿岸城市各自為政的工業項目熱,使北部灣海域環境壓力加劇,“重化能源熱”成為這片海域不能承受之重。
相對于中國其他沿海地區,北部灣沿岸大型工業項目稀少,缺乏城市群。而恰恰是這個原因,近岸海域受污染程度最小,絕大部分海區保持“清潔”狀態的一類水質標準。
然而,這種情況正在悄然改變。記者最近在北部灣沿岸湛江、北海、防城港、欽州等市采訪中發現,各地官員津津樂道于引進大型工業項目。這些城市紛紛提出建設“重化能源工業基地”、“大力發展臨港工業”、“著力構建八大工業體系”、“工業立市”的口號。各地政府都把抓住大項目作為工作重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在湛江上馬大型項目:中石化收購東興煉油廠,擴建至年加工500萬噸即將投產;中石油在建90萬立方米奧里油儲庫和120萬千瓦奧里油發電廠;中海油收購50萬噸燃油裝置,建設80萬噸瀝青燃料油電廠;中石化和中石油還分別在北海市、欽州市選點建設大型煉油廠;其他在緊鑼密鼓中醞釀的大型項目還有華能集團湛江電廠、韶鋼湛江1000萬噸鋼廠、武鋼防城港市1000萬噸鋼鐵廠、欽州市600萬噸特鋼廠和420萬千瓦火電廠。4個城市還有數量眾多的建成、在建和擬建的火電、鐵合金、瀝青、化肥、油脂等重化企業。
大企業對搶灘北部灣情有所鐘,各地政府引資心切,匯成合力通過門路爭取大型項目在當地上馬,形成競爭態勢。湛江市興建70萬噸木漿項目,欽州、北海也與印尼、芬蘭的公司簽約建設百萬噸以上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并開始引種桉樹建造原料基地。
與企業、政府對重化能源工業的熱忱相比,一些環境人士卻顯得憂心忡忡。今年3月,湛江市環保局局長李丕學將《政府工作報告》征求稿“大力發展重化工業”的“大力”改成了“適度”。當了多年環保局長的李丕學對記者說,對于環境有重大影響的重化工業,政府不宜使用“大力”這類字眼提倡。
李丕學曾在北部灣從事過18年海洋地質勘探,他說,北部灣整個海灣最深不超過100米,大部分只有三四十米,這樣一個淺灣海流較弱,水體交換滯緩,自凈功能并不像人們想像的大,環境容量十分有限,“各自為政的招商引資開發熱,即使考慮了項目對當地的影響,也不能避免整個北部灣環境的惡化。”
發出質疑的還有在欽州市從事珍稀海洋哺乳動物中華白海豚課題研究的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北部灣沿岸搶上紙漿廠對海洋環境構成的威脅表示深刻擔憂,“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環境面臨巨大危機”。
令環保人士更為不安的,是一些環北部灣沿岸城市引進項目時“饑不擇食”的做法。某市幾年前引進一個外商投資的鐵合金廠,國家規定試產期最長為半年,但這個廠已試產兩年多,仍在調試,而且一直沒有掛牌。一名考察過其生產的環保干部說,工廠冒出的黃煙足有500米高,水池的沉淀物小山一樣堆在空地上。
2005年6月17日,28件海域污染損害系列案在北海海事法庭審理。北海市合浦縣45個文蛤養殖場的經營者抱團向法院起訴,當地一家糖廠排污導致他們共3500多畝養殖場幾乎絕收,索賠930多萬元。而這家糖廠日榨量達5500噸,每年收榨50多萬噸甘蔗,上交稅收2000多萬元,是當地響當當的利稅大戶。
這起訴訟典型地反映了目前工業化與環境的沖突。一些官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聲稱,北部灣現在是發展的問題,環境狀況與內地相比要好,也只有發展了才有錢搞環保。他們陳述了工業化過程中對環保保持樂觀的理由:工業的概念與10年前不同,對環保的要求比較規范;環保執行的標準很高;環保實行“一票否決”,不會亂上項目;石化、能源、鋼鐵、紙漿等都是資金密集型企業,對環保的投入大。
但環境人士的態度要“謹慎”得多。他們擔心,由于對大海的無知,相對于陸域開發,一味追求GDP增長的短期行為,更容易出現在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一方面,重化能源工業搶灘北部灣,實際是對中國沿海岸線和港口“稀缺資源”的爭奪。北部灣背靠大西南腹地,面向東南亞,在西部大開發和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背景下,受到投資者青睞,重化能源產業的轉移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北部灣是中國著名的熱帶漁場,有海洋魚類500多種,常見的經濟魚類50多種,生態多樣性尤為突出,漫長廣闊的灘涂和淺海是發展養殖業的寶地,成為數十萬漁民和為數更多的沿海農民謀生的“飯碗”。
他們認為,應對北部灣資源的種類、價值全面評估,做好海洋功能區規劃,協調好工業化與其它產業的矛盾,實現北部灣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北部灣開發的當務之急是搞好統籌布局,對于對地方經濟意義重大同時有較大環境影響的重化能源項目,應有超越地方利益的合理安排,避免這片“潔海”因無序開發走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發展的老路。
為何“龍”多不治海
在北部灣沿海的環境管理方面,政府也存在著非常大的問題。北海市合浦縣沙田鎮是中國惟一的儒艮自然保護區所在地。鎮上有兩個機構讓許多人滿頭霧水:一個名為“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另一個為“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籌建處”。前者為廣西環保局下設機構,后者則是4年前由北海市水產局設立。紅樹林管理相似。北海市合浦山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內最早的海洋類自然保護區,與國內其他紅樹林保護區歸口林業部門不同,它歸屬海洋局。林業部門有意把它“攫”為己有,但海洋局不肯撒手。
爭奪自然保護區管轄權的背后是利益之爭。一是自然保護區可以開發為景點,能“坐地收銀”;二是可以通過它爭取專項經費。2004年9月山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暴發蟲災,林業部門“不失時機”要求撥付專項費用在沿海紅樹林中設置監測點,海洋部門則擔心林業部門的申請讓自己爭取經費落空。
爭權奪利還緣于法律本身的不盡完善。《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涉及海洋環境保護除了軍事船舶污染,共有4個部門:環保、海事、海洋、漁業水產部門。環保部門作為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統一監督管理的部門,負責“對全國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指導、協調和監督”,海洋部門“負責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組織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評價和科學研究”。在籠統的“監督管理職責”下,海洋環保出現了“信息不通,機構重疊,職責不明、盲點眾多”的狀況。
疊床架屋的機構,不僅不能有效處理海洋環保問題,還因為互不通氣、“趨利避難”導致管理空白。按照法規,新建、改建、擴建海水養殖場,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但由于沒有明確負責部門,這項工作幾屬空白。北海市2004年因“花蛤螺”養殖引發規模性群體事件,直接原因就是海洋部門和漁業部門“各自為政”:海洋局按《海域使用法》,將沿海灘涂有償出讓給投資者,水產局負責發放養殖證,投資者在養殖過程中大量使用“氰化鈉”,導致海域生物大量死亡,引發世代趕海的農民強烈抗議。
作者::梁思奇 李嘉 車曉蕙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