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暮橋:不斷否定自我的經濟學大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2日 04:58 中國青年報 | |||||||||
幾天前,經濟學大師薛暮橋在潔白的病床上定格了6年的最后人生走到了盡頭,而在他身邊的人看來,薛暮橋一生“不斷思索、不斷追求、勇于否定自己的精神”并沒有逝去。 經濟學家吳敬璉曾評價說,薛暮橋從上個世紀30年代起研究經濟學,中間經歷了相信計劃經濟,后來又力主改革、走市場經濟之路的漫長過程。吳敬璉認為,薛老最了不起的是,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然能夠不斷汲取新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李克穆曾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任過薛暮橋的秘書,他說,年長他48歲的老人留給后人最重要的財富是執著和淡泊名利。 李克穆曾經在1996年幫助薛暮橋整理回憶錄,在他看來,老師薛暮橋一生著作等身,更重要的是他運用經濟學理論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無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以及改革開放之后…… 擇其大的方面說,上個世紀40年代,薛暮橋運用貨幣理論取得了山東解放區對敵貨幣斗爭的勝利,并對全國范圍的對敵貨幣斗爭、貿易斗爭產生重要影響;50年代,薛老主持創立了新中國的統計體系;60年代,主持建立了我國的物價管理制度,并在“大躍進”后成功地對物價進行了調整,實現了穩定物價的目標;70年代末,提出準許待業青年自找就業門路,支持鄉鎮企業,鼓勵長途販運,推進了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發展;80年代初,他深刻論述了我國必須實行商品經濟,并系統地提出了財稅、金融、價格、外貿以及國有企業等體制改革方案。 “勇于修正錯誤的、過時的觀點” 2005年3月,101歲的薛暮橋榮獲首屆中國經濟學獎,頒獎詞是,薛暮橋從事經濟研究的最大特點是理論聯系實際,善于在實踐中形成、發展和堅持正確的觀點,并勇于在實踐中修正錯誤的、過時的觀點。“勇于修正錯誤的、過時的觀點”的背后是幾十年來薛暮橋在中國經濟發展史上留下的重要印記。這個印記就是中國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 薛暮橋的女兒薛小和在父親百歲生日時,撰文記錄了曾任國家計委主要領導的薛暮橋“轉軌”的過程。 薛小和說,從1948年在西柏坡時,父親就在周恩來的領導下開始籌備成立新中國的計劃經濟體制,直到“文革”被打倒,都一直在計劃經濟體制里辛勤地工作,為建立和完善計劃經濟體制嘔心瀝血。 正因為如此,薛暮橋也對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有著切身的體驗,他曾有過兩三次對計劃體制非常委婉的批評,但都因形勢所迫,一露頭就收了回來,即便如此也付出了一些政治上的代價。 1976年“文革”結束后,薛暮橋開始一步步系統地深入批判計劃經濟體制,1980年后,更是親身參加到經濟體制改革的實際工作中,任國務院體制改革辦公室顧問。 1980年夏天,由國務院體改辦起草的《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以下簡稱《初步意見》)明確指出:“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義經濟,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占優勢,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商品經濟。” 薛小和回憶說,這個《初步意見》和父親后來代表體改辦在各省區市第一書記會議上做的“說明”雖然沒有公開發表,但從改革的歷史來看,《初步意見》可以說是我國市場取向改革的第一個綱領性文件。“父親這個當時的國家計委副主任,站出來批評自己過去從事的事業,否定計劃經濟體制,不但體現了他不斷探索、勇于批判的精神,更使這種批評和否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薛小和說。 只有初中學歷,卻寫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啟蒙教材 1979年年末,日本《經濟新聞》發表一則消息說,中國有一本書,跑遍全北京都買不到,這就是薛暮橋所著的《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這本印刷5萬冊的書居然不到兩個月就被一搶而空,不僅各個經濟相關部門、公司在買,就連一些駐北京的使領館都想買。 這本書批評說,過去20多年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多次受挫,是因為違背社會主義客觀經濟規律,書中還強調按客觀經濟規律把社會主義建設引上正確軌道,并對經濟體制改革進行初步探索。由此也被一些學者稱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啟蒙教材”。 書的作者薛暮橋雖然被稱作中國經濟學界的泰斗,但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的經濟學知識一方面是在年輕時候在3年的牢獄生活中從書本上自學來的,一方面是上世紀30年代追隨陳翰笙先生做農村調查時從實際中摸索出來的。 而在李克穆看來,薛暮橋畢生浩瀚的成就則得益于他對知識孜孜不倦、執著的追求,哪怕在追求的過程中荊棘叢生。 這本后來賣了1000萬冊的《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卻是在牛棚里一遍遍思索成稿的。 薛暮橋開始動筆時,正是“文革”中的1968年,當時他在被關押的房間里寫,在干校坐在小馬扎上伏在床鋪上寫,自己復寫,自己裝訂,一塊黑底紅花的頭巾包裹著那一摞摞的手稿。 曾有人評價說,在那個年代,這顯然是一部寫給抽屜,而不是寫給出版社的書稿。但薛暮橋仍然執著地寫著、改著。 在《薛暮橋回憶錄》里記載了一段薛暮橋寫《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的故事,“1970年在‘五七’干校勞動。連里種了一塊花生地,當地農民很少種花生,孩子們愛吃,常常到地里偷挖,而收花生是一次收不盡的,要多次反復揀收。那年一直拖到冬天,地下還有花生,要有人晝夜守護。有一天雨雪交加,連部要派人夜里去守護,派誰,誰也不去,只有‘走資派’去。在雨雪中,坐在板凳上,環顧四周,防止小偷,渾身濕透,凍得發抖。雖然環境惡劣,但腦子是清楚的,還在想著白天寫的《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果然有些思路,到清晨6點,有人來接班,趕快回到宿舍,把夜里想的內容寫出來,之后才倒頭大睡。” 生活中的點滴細節也能折射出薛暮橋做事的高度專一。李克穆說,在薛暮橋專心工作時,無論外界發生什么事情他都聽不見。在他女兒小的時候,薛老在寫作,女兒在他衣服的后面縫了一些小扣子,他一點都不知道,帶著這些紅紅綠綠的扣子就出門了。 李克穆還記得,薛暮橋在87歲時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綜合癥,在發病的初期,被病情折磨得非常痛苦,可一旦病情穩定,薛老又以非凡的毅力,在助手們的幫助下,完成了《薛暮橋回憶錄》一書的寫作。 寫文章總要親自調研 “3月4日下午,經濟學家薛暮橋到北京北太平莊農副產品市場趕集。這位75歲高齡的老人,興致勃勃地擠入人群,東瞧西看,問這問那。見到賣鮮魚的,便問是怎么運進城里來的……”這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媒體刊登過的文章《經濟學家趕集》。 而在李克穆看來,這篇小小的特寫濃縮了薛暮橋這一輩子嚴謹的治學態度,寫任何一篇文章之前都要親自到現場調查。 女兒薛小和說,“父親對中國經濟問題的了解,完全來自于實際工作和不斷的調查。家里有很多經濟學的書,但父親很少讀這些書,他閱讀的東西一般都是國民經濟統計資料、調查研究報告等從實際中來的文字。” 1975年薛暮橋恢復工作后,分兩次去了山東、江蘇、安徽3個省,在對“文革”后的國民經濟情況做了深入了解之后,才動筆完成《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研究》一書。86歲那年,他還不顧高齡,風塵仆仆地趕到老家無錫考察鄉鎮企業。 薛暮橋在文章中這樣剖析自己:“經濟學家有價值的學術觀點,既不可能產生于書齋里的冥思苦想,也不可能產生于忙忙碌碌而毫無思考的實際工作,而只能產生于扎實理論同艱苦實踐之間的結合。” 本報北京8月1日電 作者:本報記者 劉世昕 實習生 商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