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終于有了些起色,但周圍的投資者心態卻已發生了變化。
最近,我有朋友到證券公司開戶,不僅看到了冷冷清清的門市,更聽到“再漲點我就割出來”之類的話。這位從未參與過證券市場的朋友,不禁跑來問我“銀行利息這么低,我本來想買股票的,可又有些猶豫了。你說該怎么辦?”
這使我想起了“葉公好龍”。在家里雕梁畫棟的都是龍圖案的葉公終于感動了天上的真龍,真龍決定去探望一下這位癡迷的崇拜者。可是當葉公看到真龍龐大的身形出現在家里,卻嚇得昏厥過去。現在的投資者大部分都是如此,跌的時候天天盼望股市走好,當股市開始慢慢上升的時候,大部分人卻都不敢看多了,甚至略漲了一點就開始拋售。
前兩年,人民幣未升值時,各種關于人民幣升值的預測見諸報端,談論最多的恐怕就是升值對低迷股市的刺激。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高位套住的人就心情激動地回憶日本股市連漲17年的情景。可升值真的來臨了,大家又都猶豫了,紛紛提出質疑,升值能抵過全流通壓力嗎?
更有些朋友在下跌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說:“跌到1000點我就買,再跌也不管了”,可真到了1000點,又開始看800點了。
眾所周知,股票的凈資產代表每股股票所含有的資產數額。跌穿凈資產的股票,從理論上講,當公司倒閉的時候,可以按高于市價的價格拿回投資,這應當是安全的。但當三成以上的股票跌到凈資產以內時,想買的人又縮回去了,他們會問,“凈資產有水分的吧?”人民幣升值后,本來認為是利多的人開始動搖了:“人民幣升值是貨幣緊縮,中國經濟下滑,上市公司質量不好了怎么辦?”可是中國經濟2002年開始如火如荼地增長,上市公司業績連年上升的時候,股價卻在猛跌,那時的背離又怎么算呢?
凡此種種,大部分人顯得非常猶豫。要知道任何一個市場總會有一定的利空因素存在,全流通的壓力,上市公司的業績,甚至未來新股發行造成的擴容壓力,這些始終都會伴隨市場。
哪怕大牛市,也會有這種利空存在,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結果只可能是錯失良機。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對后市的看法也不同。
其實,最為關鍵的應該是利多和利空因素分別出在什么樣的點位。比如1994年的三大政策救市,也無非就是半年停發新股,逐步吸引海外資金及適當給券商融資。
其實現在想來除了第一條是短線利多外,其他都是空洞的消息,但出在指數333點的時候,造成的效果就不同了。現在的利好出在股市跌至6年多的新低時,正因為還有這么多市場參與者在看空,行情將在絕望中悄然啟動。
作者:鄭旻 特約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