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傳媒觀察 > 正文
 

《球報》8月起將正式停刊 走完17年坎坷歲月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9日 17:58 競報

  

《球報》8月起將正式停刊走完17年坎坷歲月

《球報》8月起將正式停刊。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已經有17年歷史的專業體育報紙《球報》將在下周一正式停刊。昨天(7月28日)下午,從遼寧方面傳來消息,《遼寧日報》旗下的《球報》將在8月1日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球報》在1997年十強賽和2002年日韓世界杯期間達到鼎盛時期。在北方,尤其是遼沈大地擁有眾多讀者,是中國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一份體育報紙。

  張錦橋:10年只留下一些記憶的碎片

  從《球報》的一名普通記者到副總編,到《遼沈晚報》體育部主任,再到《遼寧日報》頭版編輯,張錦橋忘不掉的還是自己在《球報》供職10年的那段青春歲月。心理上,他已經很難接受在其他地方做體育報道了。“離開《球報》后,發現自己真正成熟起來。”張錦橋說,“這份報紙已經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哪怕現在看來,僅只是一些記憶碎片。”

  1992年,剛剛23歲的張錦橋來到《球報》時,這份報紙才創刊4年,名字叫《美報·球刊》,1993年1月2日更名為《球報》后,由4開4版變為對開4版,逢周一出報,定價4角。“當時遼寧的下崗工人少,又趕上遼寧隊的10連冠,這是《球報》的第一個高峰期,但遼寧隊隨后于1995年降組,帶來了報紙的第一個低潮。”張錦橋回憶道。

  1997年1月1日,遼寧日報報業集團成立體育新聞中心,《球報》也更換了總編輯。新上任的吉明剛是1962年生人,當時很年輕,大刀闊斧地對報紙改革,四處網羅人才,以1997年十強賽為契機,僅大連一個市的發行量,就從4000飆到7萬份,總發行量穩定在40萬份。也正是這次比賽,奠定了《球報》“沖煙烈酒”的凜冽文風,很好地迎合了東北人的閱讀口味,迎來了品牌最高潮。

  1998年冬,《球報》改為每周兩刊,逢周一、周四出報,并擴至24版,同時提價到1元8角一份,成為當時全國最厚而且最貴的體育報紙。兩年半后,《球報》迎來自己最后的輝煌,沈陽10強賽期間,最高發行量達到78萬份。但2002年3月,在首次打入世界杯決賽圈的中國國家足球隊出征韓國前夜,張錦橋離開了《球報》。

  “北方市場萎縮得厲害,經濟形勢也不樂觀,從2002年后,報紙便加速度下滑。”張錦橋說,“那時的《體壇周報》和《足球》報都堅持自己的風格,但我卻無法找到《球報》繼續存在的理由。”看得出張錦橋對這份報紙很有感情,也十分肯定它的那種“體壇故事報”的風格,強調美文寫作,但理性一般,錯別字也多,有著鮮明的關東文化特色。

  心理上從未遠離這份報紙的張錦橋一直不斷地聽到有關它的負面消息,“去年就聽說《球報》謀劃改組和改名,半個月前終于知道了,高層已經決定讓這份報紙消失。因為有這樣一個過程,所以不會感到多么突然和震驚。”但采訪的最后,張錦橋在電話那端的一句“謝謝你讓我談出了這些”,還是讓人分明感受到這個夜晚向他襲來的陣陣憂傷。

  《球報》“老兵”:我覺得心情很沉重

  在全國眾多體育媒體中,很多精英都曾經在《球報》工作過,談起老東家的現狀,他們都唏噓不已。

  已經離開體育報道行業3年的《球報》元老張錦橋告訴記者:“《球報》是我事業開始的地方,現在正好是夏天,莘莘學子都從學校畢業了。《球報》就像一所大學,學生離開時都會抱頭痛哭,留下了青澀的回憶,但是當回首大學的時光時,每個人心中都是美好的回憶。”

  張錦橋喜歡用“大學”這個詞來形容《球報》。他認為《球報》的鼎盛時期就是在1997年足球十強賽以及2001年足球十強賽時,雖然1997年中國隊沒有出線,但是《球報》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火辣的報道得到了讀者的認可;2001年中國隊終于出線,《球報》更是乘著這股足球熱在讀者中影響力飆升。

  “《球報》不僅是一個團隊,很多優秀的體育記者都在這里見證過這份報紙的輝煌;雖然這個載體可能不存在了,但是從這里走出去的人還會在其他報紙、其他領域奮斗著,這對國內體育報道可能也是一種貢獻吧。”張錦橋覺得分離會讓人感到辛酸,但是更多的會是美好的回憶。

  現在已經在《京華時報》卓有成績的足球記者張曉敏,大學畢業后就到了遼寧日報集團,她對《球報》有著很深的感情。“我在《球報》的3年是最鼎盛的時期,是繼《體壇周報》、《足球》之后的第三大體育報紙。很遺憾《球報》現在會有這種狀況,這是我們都不愿意看到的。”張曉敏回憶了當時《球報》一出刊,在報社對面的公共閱報欄前就會圍著很多球迷讀者,一起議論足球和文章,這個場面在其他城市是很少見到的。現在這樣的場面不會再有了,張曉敏感到有些傷感,她說一定要找朋友幫她留幾份《球報》最后一期的報紙,當作紀念。

  在《球報》工作了很多年的郝洪軍理智分析了原因,“這是市場所趨。《球報》在定位上有了偏差,如果抓住了本地資源,抓住當地球迷的話也能繼續走下去;另外,報社高層在發行、辦報思路上都不符合市場規律,必然會受到市場影響。”他還講到遼沈的球迷感到很傷心,他們更容易沖動,甚至會怒氣沖天,但是現在資訊如此發達,不會因此而影響球迷獲取信息的權利。

  競爭對手:我們也在總結經驗

  國內體育專業媒體《足球》報的編委郝清亮認為《球報》不會就此而倒下去,在對市場重新做出判斷后,有可能會轉型重新回到市場。

  現在媒體競爭非常激烈,單一的品種很難在市場立足,綜合類報紙對專業報擠壓非常兇。“不僅是《球報》,如果沒有特色、沒有資金,是很難立足的。”郝清亮分析說,《球報》的遭遇還受了體育市場的影響。整個體育市場目前都處在低谷,而報道的重點足球更是一蹶不振,《球報》自然會受到連累。《足球》與《球報》雖然在定位、風格以及讀者群不完全一樣,但是為了自己的市場及前途,他們也在總結經驗、不斷創新。

  《球報》停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體制方面的缺陷。球報作為《遼寧日報》的一個子報,直接沿襲了遼寧日報的管理經營模式。而遼寧日報作為一份黨報,在那時還是計劃經濟體制。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隨著新生報紙的頻繁出現,媒體之間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特別是南方的許多媒體,轉型較早,競爭力較強。改變這種計劃經濟式的經營模式只是早晚的事,墨守注定是要以失敗而告終。

  “對于《球報》停刊,我認為是個悲劇。”《體壇周報》資深記者魏明這樣告訴記者。作為體壇周刊資格最深的記者之一,魏明見證了《球報》發展與衰落的全過程。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球報》異軍突起,一度為不太景氣的中國體育媒體打了一針,對體育媒體起到了積極作用。它那種強有力的競爭姿態,推動了各大報紙主動改善自己,來迎接這種挑戰。“雖然《球報》今天倒閉了,但它對中國體育媒體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們沒有理由看輕它!”魏明這樣說。(李巖 孫璐 王鑫)


  愛問(iAsk.com)報紙 相關網頁約3,240,486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