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國家科技部發展計劃司、寧夏科技廳共同組織專家對我區承擔的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西部專項《寧夏沙荒地治理及優質蠶繭研究與開發》課題進行了驗收。與會專家和部委領導一致認為:《寧夏沙荒地治理及優質蠶繭研究與開發》項目課題立項緊扣國家西部大開發和“東桑西移”產業戰略性調整政策,符合我區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需要。項目實施中,建成了3座現代化烘繭站,建立了種桑養蠶技術培訓中心、信息網絡等,在項目區形成了產、研、種、養、加、銷、服務一體化的產業發展雛型;項目共開展研究開發工作19項、示范推廣技術12項;項目的實施產生了明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重點圍繞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沙荒地區生態環境和國家退耕還林還草的后續產業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示范推廣工作,實踐證明在寧夏發展蠶桑業是條好路子。課題包含的研究內容多,涉及面廣,研究、示范、生產緊密結合,技術成熟度高,成果轉化效益好,實用性、可操作性強。全面完成了課題任務書中的主要技術、經濟和生態指標,同意驗收。
在聽取了課題組的項目實施匯報和專家組的驗收鑒定意見后,劉桓廳長就我區蠶桑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指出:我區蠶繭質量好,解舒率高,效益明顯,產品質量優勢性強,在國內繭絲綢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能力,經過多年的資源開發和項目實施,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在技術、人才、基礎設施上都有了扎實的基礎,形成了整套的產業開發技術體系,今后要充分發揮其產品質量優勢,促進規模效益的提高。實踐證明,蠶桑產業在我區具有優勢,與其他農業產業相比,種桑養蠶在生產資金、勞動力的投入等方面較少,而且適合婦女、老人等弱勞力參與。特別是在南部山區剩余勞力相對較多、缺水少雨的地區,發展蠶桑業更是一條發家致富的好路子。近幾年,我區蠶桑產業的不斷發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基層干部群眾所認可,一些民營企業參與蠶桑產業開發,帶動了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蠶業站要繼續加強引導和協調工作,促進形成良性循環,使產業各生產環節收入分配合理。要充分利用國家項目在我區取得的研究開發成果,使新品種的使用、高新技術應用推廣迅速在生產中發揮作用,加快成果轉化速度。爭取今后在技術服務體系建設、行業管理、招商引資等方面有更新的突破。
最后,國家科技部發展計劃司秦水介司長作了講話,指出《寧夏沙荒地治理及優質蠶繭研究與開發》是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之一,受到科技部領導的高度重視。雖然項目課題已經通過了驗收,但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繼續發揮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快速轉化項目成果,使蠶桑業成為集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為一體的、幫助農村群眾脫貧致富的優勢產業。
(信息來源:寧夏商務之窗地方商務之窗)
文章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