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的王女士早起外出散步,行至小區附近的“美聯美超市”,一眼看到工作人員正拿著袋裝的豆漿往鍋里倒,重新煮沸。王女士當時“一陣惡心”,因為她是這里的常客,現煮的“鮮豆漿”正是她喜歡的早餐,卻萬萬沒想到是從包裝袋里倒出來的。這一幕不得不讓她懷疑“這些袋裝的豆漿是昨天剩下的,很可能已經到了甚至過了保質期。”
王女士的擔心并非空穴來風。記者在北京通過對家樂福、沃爾瑪、法寶、華堂等大型連鎖超市的調查發現,因到了保質期而下架的食品,去向曖昧,疑點重重。
疑點之一:是否銷毀難確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即將到期或者過期的食品,超市有三種處理辦法:打折促銷、集中銷毀、退回廠家。
在家樂福北京中關村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到期產品將全部下架,退給廠家或送到處理部門絞碎,熟食則在當晚直接剁碎后扔掉;除非工作疏忽,不會有過期食品留架。但被問及相關監管和防范措施,工作人員則表示不知道。
相比較而言,沃爾瑪的監督防范措施似乎完善一些。據工作人員介紹,除了到期的食品將一律退回廠家外,店內不同系統的人員在處理到期食品的關鍵環節上還要相互監督,保安、售貨員及防損部門共同監督食品安全。但是,這種看似完善的“自我約束”機制實施起來卻并不理想。據媒體報道,五月份曾經連續兩天在沃爾瑪發現過期食品留架現象,已經充分暴露出其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作為超市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生產廠家對退回的到期食品是怎樣處理的呢?記者多方聯系,得到的答案大致相同———自行銷毀。
據工商部門人士介紹:即將過期的食品,其營養價值已降低;而已經過期的食品,如果食用則有可能危及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看來,要保證安全,過期食品最終只有銷毀一途。但是,超市和廠家自主銷毀的方式,卻無法保證銷毀過程公開透明,難免會使人懷疑其真實性。在家樂福購物的杜先生告訴記者,他曾在一家中型連鎖超市對面住了兩年,也沒看見過該超市銷毀過期食品,但每次問起來,都回答說當天就處理過了。
疑點之二:改頭換面再上柜
在采訪中,記者多次聽到顧客質疑食品的保質期。在法寶超市,一位顧客拿起一盒保質期較短的三文魚,看到顏色異樣,便向售貨員詢問,得到的回答是:“在冰柜里凍成這樣了。你挑別的,顏色都很鮮。”記者轉到另一個有售三文魚的柜臺前,售貨員卻說,冷凍不會導致魚肉的顏色變異,但口感可能會受到影響。
同一個超市,同一個問題,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該信哪個?
在華堂商場的超市里,一位售貨員告訴記者,別擔心有些商品的保質期只有一天或兩天,實際上顧客買回去在冰箱里放上一個月都沒事。那為什么超市給商品定這么短的保質期呢?“這些商品要是打上‘保質期一個月’,顧客還會買嗎?”售貨員一臉不屑。
記者繼續地追問:“這些馬上過期的食品怎么處理?”售貨員不耐煩地回答:“扔掉”。
真的都扔掉嗎?在該超市即將打烊的時候,記者走到海鮮區,指著保質期為一天、剩余量較大的三文魚對售貨員說:“價錢這么貴的魚,馬上就該扔了,多可惜啊!”那位售貨員立即說:“您現在買回去擱冰箱里,在明天中午前食用都不要緊。其實這些魚今天下架后,我們的處理辦法是加工成壽司,再賣一天,如果還剩下,我們再扔。”原來如此。
而根據有關規定,“超過保質期限的食品”禁止生產經營。
疑點之三:二次流通進農村
食品監管部門有關人士認為,過期或即將過期的食品確實存在二次流通的可能,終端就是農村市場。
這位人士分析,由于農村總體消費水平較低,農民購買力較弱,價格因素是他們購買食品的主要考量標準;同時,農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識、質量意識淡薄,對不合格食品鑒別知識貧乏,防范能力不強,而進行二次流通的食品除了價格低廉,還兼具包裝精美的特點,無疑正好契合了農村市場的需求。
某農業大省的食品監管部門近日組織了一次暗訪,對農村食品市場的安全狀況進行摸底排查。一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個別地區的食品抽檢合格率還不足50%,其中很大部分是過期食品。”他舉例說,在一家農村小商店,店主對銷售不合格食品不以為然,說哪個店里都是這樣,貴了沒人買,城里批發部送的都是這種便宜貨,他送啥我賣啥。
記者還了解到,不只是過期食品,洗發水、牙膏及化妝品等各種日常消費品也把農村市場看作二次流通的“天堂”。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由于這些產品的保質期較長,所以往往會在過期之前就售往農村市場,以減輕違法的風險。那些“一元店”、“兩元店”,更是不乏此類產品的身影。
有關專家表示,政府的職能部門應建立過期食品監控機制。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指出,超市是食品流通最安全的通道,但在食品安全的管理上,確實存在許多需加以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他表示,這些問題的起因包括諸如食品安全職能部門組織結構的設計不合理、供應商向門店直送食品的質量監控存在缺陷、超市價格競爭導致采購部門片面壓低進價導致食品質量下降,以及超市對商品的保質期控制管理存在缺陷等等。
《市場報》 (2005年07月06日 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