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紡織品之后,歐盟可能對中國鞋采取貿易限制措施。圖為浙江一出口鞋廠生產車間。Phototex
榮民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節節攀升,已接近70%,一方面表明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加速、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另一方面過高的貿易依存度也暴露出我國貿易目的地集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不合理以及戰略資源產品進口依存度攀升等諸多弊端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我國對外貿易就進入了迅猛發展階段:2004年在全球貿易的排位升至第三,對外貿易總量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在此期間,我國外貿依存度也經歷了一個迅速上升時期:據商務部統計,2002年外貿依存度為51%,2003年為60.2%,2004年伴隨外貿進出口總值的大幅度攀升,外貿依存度估計可能達到70%的程度。
達到50%、60%甚至70%的外貿依存度是個什么概念呢?統計表明,從1980年到2001年,美國、日本、印度、德國的外貿依存度大體穩定在14%-20%的范圍內。而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15%左右的外貿依存度一路躥升,已經遠遠高于其他發達大國和發展中大國的水平。
外貿依存度通常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貿易總額占該國或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中國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反映了中國參與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也表明國外市場的需求已經成為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經形成了相互依賴的伙伴關系,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彼此支撐的新局面已經出現。那么中國持續走高的外貿依存度究竟有多高?這一數字是否真實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外貿依存度究竟有多“高”
考慮到貿易目的地集中、對外貿易商品結構不合理以及戰略資源產品進口依存度攀升等因素,我國外貿依存度實際上并沒有名義數據高。
國際經驗表明,僅從數字上,從貿易總量上考察外貿依存度的高低并不能科學地說明問題。要正確認識外貿依存度,除了對貿易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加以比較外,還必須具體分析對外貿易過程中若干相關因素的表現。
首先,要重視對貿易目的地因素的分析。多年來,我國外貿出口較多依賴美歐和以日本、香港地區和東盟為代表的亞洲市場,新興市場的市場份額增長一直偏低。2003年,我國對日、美、歐盟的出口占出口總額的62%。如加上經香港轉口部分,出口僅對美國市場的依存度已接近40%。這一因素表明,我國目前對外貿易實現“市場多元化”戰略仍任重而道遠。在外貿目的地集中的情況下,一旦主要依賴的市場發生我國所不能預期的各種變化因素,不僅將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重要影響,并將直接作用于我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因此,推行外貿市場多元化戰略一直是中國政府推動對外貿易科學增長的關鍵因素所在。
第二,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因素反映外貿依存度的內核。根據商務部列舉的數字,我國一些產品過于依賴國外市場,如服裝和鞋類的出口依存度為71%,DVD機84%,摩托車63%,照相機56%,電冰箱47%,彩電46%,空調42%。在國際貿易中,市場范圍越大,個別市場的影響就越小。反之,外貿風險必然增大。目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對外貿易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呈現增長趨勢,這增加了防范對外貿易風險的難度,因此,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結構成為優化對外貿易質量的關鍵。
第三,貿易方式因素也直接影響對外依存度的科學估算。目前,在我國對外貿易中,傳統的一般貿易方式與加工貿易相比呈現下降趨勢。而加工貿易的迅速發展,對我國外貿依存度的提高具有重要影響。加工貿易是指企業進口原材料和零配件將其加工成制成品出口,它包括“來料加工裝配貿易”和“進料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方式。而且近期的加工貿易的國內采購率和增值率不斷上升,以往“大進大出”的特點在弱化。加工貿易與我國內經濟運行的聯系日益密切。尤其加工貿易行業范圍相對較小,使得對特定商品和資源的依存度必然加大。而加工貿易所涉及行業的就業和社會穩定也成為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必須清醒地看到,由于目前的加工貿易方式多是產品初級加工,使得資源性產品和能源性產品的使用數量劇增,進一步加劇了我國國內資源和能源供應的壓力。
第四,必須重視進口依存度不斷攀升因素,尤其是戰略資源產品的對外依存度。外貿依存度實際上根據貿易的出口和進口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兩個方面。長期以來基于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我們更多強調和重視出口貿易行為。但是,近年來我國內經濟的發展,有關進口依存度問題已經日益顯現其重要性,尤其是戰略資源產品的對外依存度將可能成為影響我國家安全的因素。2003年,中國鋼材、氧化鋁、鐵礦沙及其精礦的進口分別增長51.8%、22.6%、32.9%。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為35%左右,據專家估算,到2020年,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60%。中國石油供應的一大半將依賴國際供應。如何有效地降低中國重要戰略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是我們需要認真關注并予以解決的重要難題。與此同時,進口商品的結構問題也是影響外貿依存度的重要因素。目前,我進口商品以工業制成品為主,其中資本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占據主導地位,這反映出我國內產業對國際高新技術和資本品的高度依賴,反映了我國內產業科研開發的相對滯后。隨著重要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技術的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進口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將進一步加大。
要正確認識和理解我目前外貿依存度問題,除了以上因素的分析,還需要結合其他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如人民幣匯率變動情況、我國GDP構成的差異(服務貿易進出口數額相對較小)等。通過上述因素的簡單分析,我國外貿依存度實際上并沒有名義上的數據那樣高。但是,顯然我們必須重視一些主要因素對于外貿依存度的影響并宜及早著手解決。
外貿依存度持續走高會帶來什么影響
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中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貿易摩擦頻繁化、常態化。
隨著我對外貿易不斷增長,持續增長的外貿依存度會給對外貿易和國內經濟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各種影響。這些影響主要在于:
1.貿易摩擦頻繁化、常態化
我國目前外貿進出口市場的集中和產品結構的單一,使得美、日、歐盟等主要貿易伙伴的國內經濟增長直接影響到我國對該國的外貿進出口。尤其是美國,其經濟的繁榮與否不僅對我國出口產生影響,其對整個世界經濟的負面作用也將會影響到我國對其他國家的進出口。近年來,我國對美國貿易依存度由1997年的5.4%上升到2003年的8.95%。如此高的對美貿易依存度,成為近來中美之間不斷發生各種形式的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目前,除了傳統的對中國產品的反傾銷調查數量平穩增長外,其他貿易救濟措施(如保障措施、紡織品特限措施)和貿易壁壘措施調查(美國337條款調查、技術壁壘調查等)也被主要貿易伙伴頻繁使用,作為抵制中國產品的方法和手段。我國與美歐紡織品貿易摩擦的局面說明,我國出口產品結構、數量等將直接影響我國對外貿易核心競爭力。由此可見,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和外貿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已經使中國對外貿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國際經濟摩擦的時代。如何正確和理性應對,已經成為考驗中國政府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2.進口產品的高依存度將可能直接影響國家經濟安全
目前,進口產品的結構呈現出資源性產品品種數量不斷增大,進口總量不斷加大的趨勢,這有可能影響到我國的經濟安全。此外,我國對高技術及其產品的進口依賴也已經凸現。所以,進口商品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實質上反映的是如何盡快提升我國內產業結構。從我國目前經濟發展態勢和產業發展形態上分析,伴隨外資規模地進一步擴大,戰略物資、關鍵產品和重要技術的進口比重還將不斷上升,進口依存度的不斷加大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在一段時期內難以緩解。我們必須防止當世界經濟發生劇烈波動和重大政治事件發生時,由于外貿依存度過高,尤其是某些重要戰略資源產品的進口依存度過高對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的難以預測的沖擊和影響。
3.能源和原材料進口幅度大增演化為所謂“中國威脅論”的一個論據
不可否認,由于國內經濟發展迅猛,出口形勢良好,使得我國對重要能源和資源性產品的進口數量劇增,導致相關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不斷攀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指責中國爭奪資源,推動價格上漲,鼓噪“中國威脅論”。實際上,中國制成品商品出口額中的絕大部分是由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進行的,他們同時也是能源和資源的最為主要的使用者,而出口商品則多數被美國、日本和歐盟等進口國消費了。因此,只把對資源和能源的大量加工消費歸因于中國,卻忽視最終產品的消費市場實際上才是能源和資源的最終用戶的情況,是完全不公正和不客觀的。
4.清醒面對過高外貿依存度對國內產業發展的可能影響
我國的過高外貿依存度主要表現為在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上的比較優勢。因此,紡織服裝、鞋類、玩具等產品一直是中國大宗出口商品,但是這些行業實際上已經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這種低附加值行業的不斷擴容實際上并未徹底解決我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的目的,還使得產業投資的短視和以出口為導向,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實現提高外貿競爭優勢目標的難度。另一方面,不斷提升的外貿依存度也反應了我國目前第三產業發展仍然滯后的現實情況。這就進一步凸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發展的不合理,使得第三產業的就業彈性系數偏低。由于第三產業的可貿易性程度較低,因此GDP中第三產業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越低。這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加快產業調整的任務仍將十分艱巨。
如何調控外貿依存度
一方面,按照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和WTO國民待遇的原則,逐步取消對中資企業在稅收和銀行貸款上的優惠,這樣才能從長遠上改善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改變大量出口資源消耗型和勞動密集型商品的舊格局;另一方面,盡快取消對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優惠,通過提高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來提高外資的質量,防止中國經濟陷入引進依賴陷阱。
外貿依存度的未來走勢是由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的相對速度、匯率與通貨膨脹率的變化趨勢共同決定的。因此,國際貿易保持高于經濟增長的速度,并不必然會提高外貿依存度。同時,我國經濟對國外市場的依賴程度在上升的同時,還沒有高到充滿風險和問題的階段,整體經濟對國內市場的依賴程度仍在80%以上。不過我們仍然有必要對外貿依存度進行合理調控。
1.必須改變對進出口數量持續增長的一味追求
伴隨中國對外貿易數額的不斷增長,制定更為合理的、符合國情的對外貿易政策,對在戰略機遇期得以持續推動中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我們要放棄以追求貿易目標增長為對外貿易政策核心的一貫做法,轉變觀念,建立科學評判外貿政策和政策實施效果的指標體系,將已往的立足于進出口數量的持續增長轉化為將“以質取勝”確立為整個外貿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資源使用的最小化,并以此作為制定外貿政策乃至經濟政策的核心所在,以利于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外貿核心競爭力。
2.應重視國內市場對經濟的拉動效應
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使得我們必須為經濟持續增長提供動力,而動力應當來源于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過于強調出口導向,忽視國內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是片面的,因此,應當在鞏固現有外貿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在對外貿易持續健康增長的同時,擴大國內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和影響,制定兼顧內外的經濟政策,從而避免任何一個市場出現波動情況下,對我國民經濟運行可能的影響。為此,要使用法律的手段,保證全國工資水平的持續增長,增加國民的收入,改善居民的預期,增加有效供給,提高內需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和地位。
3.加快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盡管加工貿易對經濟增長功不可沒,但是目前的加工貿易仍面臨諸多問題,如企業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不足,項目涉及的產品檔次偏低,缺少高附加值、高新技術、高創匯的產品,資源和能源浪費現象嚴重;產品出口市場仍過于集中而國內加工貿易企業自身營銷能力較弱,對特定市場依存度過高,易受國際經濟波動影響,抗風險能力弱;國內配套協作體系尚未建立,加工貿易價值鏈的國內部分沒有得以科學延長,使得加工貿易的輻射能力和聚集效應未得到充分釋放等。為此,進一步提升加工貿易的質量,提高其對國內經濟發展的貢獻力顯得尤為重要。
4.落實“國民待遇”原則,防止陷入“引進依賴”陷阱
一方面,按照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和WTO國民待遇的原則,逐步取消對中資企業在稅收(所得稅減免、出口退稅等)和銀行貸款上的優惠。這樣才能從長遠角度改善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提高出口商品的檔次和價格,增加企業的利潤,改變大量出口資源消耗型和勞動密集型商品的舊格局,提高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原材料消耗量較少、技術和價值含量較高可持續發展之路。
另一方面,按照我國加入WTO的承諾,盡快實現對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原則,取消各種“超國民待遇”的優惠,通過提高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來提高外資的質量,防止中國經濟陷入引進依賴陷阱。當前,國內大部分產業出現了供大于求、重復投資、出口增長過快的新問題。我國引進的5000多億海外直接投資中,技術含量較高的投資不到40%,而60%以上的其他外資屬于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由于我國的勞動密集型商品市場已經飽和,因此這些投資所生產的產品紛紛涌向海外市場,是造成我國大量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重要原因。不符合我國產業政策的外資還嚴重干擾了我國的貨幣金融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因此,對這部分資本必須加強規范和引導。
(作者單位: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