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不許做了,醫院藥品加價要取消了,3年免稅要到期了,醫生不許走穴了,準入制度開始了。”這5條禁令中的每一條,都事關民營醫院的生死存亡,整個行業也在經歷重新洗牌前的陣痛。
《中國青年報》
“生,還是死,這是個問題。”曾在海外留學多年的新疆佳音醫院院長黃衛東說。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民營醫院管理年會上,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家民營醫院的代表們怎么也輕松不起來。
廣東省今年5月份在廣州、湛江、惠州等地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在1500名未到民營醫院看過病的受訪群眾中,61.3%的人明確表示:“印象中大部分民營醫院公信度差,不值得信賴”。“部分業者的虛假廣告,引發了全行業的誠信危機。”中國院長決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志奇認為,整個行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
五項禁令接踵而至
“廣告不許做了,醫院藥品加價要取消了,3年免稅要到期了,醫生不許走穴了,準入制度開始了。”中華醫院管理學會民營分會秘書長趙淳掰著手指對記者說,這5條禁令中的每一條,都足以讓民營醫院整個行業重新洗牌。
顯然,這五條已經實施或即將實施的禁令,有的是整個醫療改革對民營醫院的影響,有的則是直接針對民營醫院出臺的政令。
趙淳說,最近,衛生部正研究取消醫療廣告,并擬訂相關方案報國務院。如果此舉獲批并實施,對一大批以“成也廣告、敗也廣告”為主要運作手段的民營醫院無疑是一個致命打擊。
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數字表明,2004年的醫療廣告收入達到62億元。
趙淳贊成衛生監管部門的做法,“靠廣告發展起來的醫院肯定不是好醫院”。當然,他希望監管部門不要搞一刀切,哪些廣告可以做,哪些廣告不能做,應該有清楚詳細的規定。
衛生部近日發布《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也讓許多民營醫院險象叢生。這個將于7月1日正式實施的規定指出:醫療機構邀請機構外醫師會診前須征得患者同意,并有義務告之會診目的及費用,邀請會診的醫療機構需向會診醫療機構發出書面會診邀請函。
本來,在普通人看來這個針對公立醫院醫生走穴而出臺的一個規定,只是讓大牌醫生們損失了一大筆走穴費。但事實上,損失更大的是一些規模較小的民營醫院。“許多小醫院正是靠這些走穴的醫生才撐起門面的。”趙淳說,禁令一出,勢必讓一些民營醫院的發展雪上加霜。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透露的“衛生部將取消醫院藥品加價”的消息,不但讓公立醫院的院長們坐臥不寧,也讓民營醫院人心惶惶。所謂藥品加價,是國家當初為了彌補對醫院的投入不足,容許其加收15%的藥價。
盡管國家有規定,藥品收入不能超過醫院收入的40%。但記者了解到,大部分公立醫院都超過了這個數字。而對民營醫院來說,為了與公立醫院競爭,他們一定程度降低藥價。記者在全國民營醫院管理年會上了解到,大部分的民營醫院都將藥品收入控制在30%以下。
盡管如此,取消藥品加價,依然會讓本來就規模偏小的民營醫院損失不少。
制度設計出了問題
另一個讓民營醫院抱怨生存艱難的問題是稅收問題。在此次管理年會上,民營醫院的院長們聯名向有關部門遞交了一個《民營醫院稅收問題建議書》。“稅收問題正體現了制度設計對民營醫院的歧視。”溫州康寧醫院是一家在精神病治療領域負有盛名的專科醫院,其院長管偉立呼吁,國家應該在稅收上對公私平等。
管院長所說的“歧視”,是指2000年八部委《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導意見》,以及隨后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醫療衛生機構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中的有關規定。
文件中規定,對營利性醫療機構取得的收入,按規定征收各項稅收。但為了支持營利性醫療機構的發展,對營利性醫療機構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醫療衛生條件的,自其取得執業登記之日起,3年內給予一定的免稅優惠。
按照國家3年免稅期的規定,如今的大部分民營醫院都到了納稅的時候。
根據業內公認的測算結果,稅收負擔(主要是營業稅及所得稅)占到民營醫院總收入的8%左右。
記者了解到,目前公立醫院的政府財政補貼大概要占到總收入的8%到10%,且沒有稅收負擔。而民營醫院除沒有財政補貼外,還要承擔8%左右的稅收。兩者相加,民營醫院的成本比公立醫院高出16%。而絕大多數民營醫院收費低于公立醫院。
據趙淳介紹,目前全國近4000家民營醫院,占有的醫療市場份額僅為3%至4%,實現的利潤也遠低于公立醫院。按照行業組織的統計,目前國內公立醫院的平均利潤率約為25%,而民營醫院平均利潤率只能達到10%至15%。“如果再要承擔8%的稅收負擔,很多民營醫院將面臨著無利可圖甚至虧損的前景。”趙淳說。
而且,免稅期后他們承擔的還不只是稅收負擔。黃衛東院長說,佳音醫院今年3月份正式進入征稅期,結果他發現除了要去稅務局交稅外,其他各種各樣收費項目也接踵而來,因為“既然你是按工商企業交稅,那就同樣該按規定交費”。
民營醫院的院長們希望政府能理解他們的處境,少征或免征營業稅。然而,按照稅收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倪紅日研究員的判斷,至少在5到7年內,被稱為影響民營醫院“生死存亡”的營業稅改革將難以突破。
民營醫院出路何在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認為,在國外,絕大多數私立醫療機構,都走高端市場,或者做特色的專科醫療。普通人到公立醫院就診,個別有錢人則到私立醫院享受更好的服務。而在中國,大多數民營醫院則恰恰相反,要么是撿普通綜合類公立醫院的剩飯,要么靠虛假廣告招攬顧客。有錢人在公立大醫院門前排隊,而沒錢人才去私立醫院,那里的收費更低。
“民營醫院發展到今天,除了與我國人口多、醫療資源不足的特殊國情有關外,更與政策制定者有關。”中華醫院管理學會一位專家認為,現行的或者是過去一些人倡導的市場化醫改方向,讓一些一心追求短期回報的投資人進入這個公益行業。此外,在監管不完善的情況下,由于私立醫院發展缺少一個公平的環境,也導致了一些人投機鉆營。
在這次全國民營醫院管理年會上,百家醫院院長們,聯合簽署了《民營醫院誠信宣言》,并發出了《民營醫院誠信倡議書》,希望通過行業自律來重塑形象。
趙淳認為,“隨著5道緊箍咒一個個拋出,以及政府主導型的改革方向的逐步明確,留給民營醫院的路可能也就兩條。”今后能留下來的民營醫院,一類是那些真正熱愛醫療事業,資金雄厚且做好長期投入準備的高端醫院,一類是技術力量雄厚、特色鮮明的專科類醫院。
《市場報》 (2005年06月24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