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部委專題--商務部 > 正文
 

柴油機市場下半年有望走強(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23日 11:53 商務部網站
  由于柴油機得天獨厚的節油性能、優良的可靠性和比汽油機幾乎長一倍的使用壽命,所以在重、中型卡車和大型客車上幾乎全部采用了柴油機,在輕型卡車和輕、中型客車上也多半采用柴油機。今年1至4月份,我國汽車市場柴油機的市場份額已達29.82%,在商用車市場中則高達80.08%。然而,由于今年整個汽車市場的低迷,商用車市場5.65%的增速并不高,故車用柴油機市場出現了自1999年以來的最低增長率5.77%。

  市場整體走強

  筆者預計,下半年柴油機市場的整體走向,將盤出弱勢格局,增速會比上半年高10至12個百分點;全年的市場份額將與去年持平或略低。具體從數據上講,在2004年銷量的基礎上,預計今年柴油機銷量同比將增長9%至12%,大約在142萬臺至146萬臺之間,比商用車全年的市場增幅高0.5至1.5個百分點。

  下半年柴油機市場將走強的主要理由是:

  第一,2005年年初,許多地方公路車輛超限超載又有所反彈。為確保去年治超取得的成果,在3月份全國治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加大治超工作力度的基礎上,6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關于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再次強調要加大治超工作力度,推動治超工作向縱深發展,這一消息對于12噸至19噸中重卡市場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第二,卡車方面,由于農村運輸與城市物流對輕卡、尤其是輕卡專用車的巨大需求,輕卡使用范圍的擴大化、功能多元化,均將導致輕卡、尤其是輕卡底盤(非完整車輛,可改裝成專用車)繼續走強;農用車車輛升級與農民收入增加,二者對中卡需求將產生積極影響;煤、電、油等行業增長仍然看好,有利重、中卡需求持續增長。此外,由于中國重卡的性價比優異,尤其是價格方面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因此重卡出口將顯現極強的生命力,預計下半年將會有部分卡車企業在該領域內有所作為。

  第三,客車方面,因為去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城市公交的建設和完善,對城市客車的發展有較大的刺激作用;同時旅游熱逐年升溫,旅游客車需求增大,而在工交和旅游客車中,主要是大型客車。因此下半年,大客車繼續暢銷在情理之中。

  高端輕型機和大功率重型機

  依然暢銷

  今年1至4月份,國內卡車用柴油機占整個柴油機市場的87.85%,所以卡車市場走向決定了柴油機市場的走向。

  1至4月份載貨總質量在4.5噸至6噸的高噸位輕卡和19噸以上的高噸位重卡銷售增速同比均在22%以上,故相應配套的高端輕型柴油機和高端大功率重型柴油機是目前的市場熱點,預計下半年這兩類機型依然暢銷。

  采用增壓中冷技術的四缸機

  繼續走強

  以前只是在六缸機上才應用的技術——增壓中冷技術如今已經在四缸機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如玉柴的YC4108、YC4110、YC4112、YC4113等系列機型中都有增壓中冷型柴油機產品,而且這些產品在今年增長快速。朝柴的4102、QD32系列,錫柴的4110系列柴油機在采用了增壓中冷技術之后,不但功率水平得到了提高,銷售情況也比過去好。

  這些市場表現,主要是由于近兩年我國的輕型商用車增長迅速,六缸機雖然動力足夠,但外型尺寸的問題不能夠實現匹配,采用了增壓技術后的四缸機型不僅在排放水平上滿足了歐Ⅱ、歐Ⅲ法規的要求,而且在外型尺寸、匹配特性等多方面都非常好地滿足了整車的要求,同時在價格水平上也較好地支持了這一類車型的市場價格定位,這些因素使得四缸機機型在特定領域取代了六缸機。

  經濟性、耐久性和可靠性高的

  中重型柴油機被持續看好

  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技術政策更注重節能。由于柴油機主要用于中重型卡車上,隨著近兩年柴油價格的不斷攀升和中國人對商品耐久性、可靠性的特別重視,所以相對于乘用車和輕型車的安全、環保重要度而言,中重型卡車消費者對柴油機產品的經濟性、耐久性和可靠性更加關注。同樣這三種性能好的柴油機產品將持續看好。
柴油機市場下半年有望走強(圖)
內燃機展會上的濰柴產品。 (信息來源:機械電子頻道子站)

  文章類型: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頭文字D
頭文字D精彩呈現
瘋狂青蛙
瘋狂青蛙瘋狂無限
圖鈴狂搜: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