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中美新市場經濟論壇 > 正文
 

Hedrick-Wong:克服國富的障礙—萬事達卡的經驗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1日 12:13 新浪財經

  

Hedrick-Wong:克服國富的障礙—萬事達卡的經驗

  中美新市場經濟(北京)論壇暨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雷斯科特中國演講會6月11-12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圖為萬事達卡亞太區經濟顧問Dr.Yuwa Hedrick-Wong。(圖片來源:新浪財經)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中美新市場經濟(北京)論壇暨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普雷斯科特中國演講會6月11-12日在北京大學舉行,論壇主題為“新市場經濟與國富之路”,普雷斯科特演講主題為“克服國富的障礙——經濟政策與經濟周期”。以下為會議實錄:

  胡泳:感謝杰弗瑞L.科勒斯先生。最后一位主講嘉賓是萬事達卡亞太區經濟顧問Dr.Yuwa Hedrick-Wong,主題演講是克服國富障礙—萬事達卡的經驗。

  Dr.Yuwa Hedrick-Wong:消費借貸和信貸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看看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消費所發揮的重要變化,我相信消費信貸是最重要的變化。不管市場如何,最后還是由消費者主觀決定的。比如說,同樣一瓶水在沙漠賣和在一般的市場上賣是不一樣的,這和生產成本沒有關系,完全取決于消費者對產品的感受。所以消費會帶來價值,而在市場上,我們可以說市場是最民主的,因為消費者每天都在作出抉擇,他們選擇想要的產品。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信號,比如消費者消費品位的改變,消費者需求變化,以及消費者愿意為某種產品作出的支付,這種信號引導我們作出正確的投資決定。從1978年開始,目前這次商業增長周期是由私營企業活動推動的,上一個商業周期是在94年那會兒結束的,是由國有投資決定的,使得經濟迅速增長,當國有投資質量下降的時候,就出現了經濟過熱,因此導致的衰退現象或者是過熱現象。

  目前這輪商業周期如何在未來幾年發展?很大程度上要取決于消費者信貸以及消費者貸款在今天如何得到管理和引導。我認為管理消費者信貸需要得到引導,而且要密切的進行引導,要運用我剛才說到的信號,而中國的銀行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市場信號,引導消費者的消費決定。這是很大的挑戰,要管理好目前的正在逐漸展開的市場周期,這非常重要。

  光有了這些市場信號還是不夠的,我們要密切關注人群,至少需要幾個前提:

  第一、在市場上有充分競爭。

  第二,銀行需要有客戶關注程度。在中國的金融市場上,我覺得競爭正在加劇。伴隨著有了市場化的競爭時間表,中國銀行不僅要和中國的銀行競爭,還要和國外的銀行競爭。還特別需要關注客戶,有很高的客戶關注度。并不是僅僅了解客戶是誰,向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要一個一個了解客戶,了解客戶的優勢和弱勢,只有這樣銀行才能作出正確的決定,這是非常關鍵的。所以銀行應該有最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和專長,不僅僅只是一個問題,而是得到硬件還是軟件的問題,不是短期能作出的決定,這個挑戰更多是系統化的工程,要改變整個管理思路,只有這樣,中國銀行的貸款組合質量才能得到改善。商業周期已經開始進行了新一輪的發展,我向大家保證,今后一定會出現這樣的新情況,到時候中國的銀行需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維持盈利率。中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可以努力構建一個優秀的貸款組合。這在今后幾年必須這樣做,只有這樣做才能引導中國金融業的發展。

  我認為這方面的競爭并不是壞事,公平競爭的平臺是最好的平臺,能夠促進實現和諧的社會。對未來的行業領先者,他們面臨的商業潛力是無窮無盡的,伴隨著城市化的進程等等。消費者信貸和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會迅速增加,是無窮無盡的。私有住房抵押比例不斷變化,過去十年中是以百分之十幾的速度甚至是更快的速度增加。有點像美國當年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對于未來的行業領先者來說,他們應該注意到這點,而且將會從中獲利無窮。能夠做到這點,我們的行業領導人將從中受益,因為他們能夠提供卓越的產品和服務,服務于中國消費者,服務于中國人民。謝謝!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網友裝修經驗大全
經濟適用房之惑
中美中歐貿易爭端
變質奶返廠加工
第8屆上海電影節
《頭文字D》
百對網友新婚靚照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林蘇版《絕代雙驕》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