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廣州開始將144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劃入“豪宅”行列,在稅費方面采取區別待遇。據房管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廣州的標準是根據廣州市實際情況制定的,考慮到廣州樓市經歷多年的宏觀調控及市場洗禮,市場一直比較成熟穩定,因此廣州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將標準的設定爭取到最高線。
加息、征稅、國家各部門聯合下文……連續的房地產宏觀調控組合拳,給“暗流洶涌”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震蕩。一些城市的房地產投資收縮明顯
,房價應聲而落。而廣州的房地產市場相對“波瀾不驚”,房價略有下調但幅度不大,價格相對實惠的二手房交易“火爆”……這是為什么?
成熟的消費者不跟風
廣州的房地產市場曾經“跌宕起伏”過,市民的心理在市場經濟的洗禮中逐漸成熟。90年代中后期,尤其在亞洲金融危機時,香港樓市的崩盤使一些市民從富翁變成了負資產者,廣東人的不少親朋戚友曾經品嘗過苦果。對此,廣州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潘蜀健說,成熟的市場需要成熟的消費者、開發者和管理者,其中消費者很重要。成熟的消費者不會跟風,溫州的炒樓團到了廣州也是難掀波瀾的。
潘蜀健說,房子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具有很大的投資性,有相當部分還具有投機性。對于市場來說,一定條件下,“無炒不成市”,這叫存在“經濟泡沫”。但如果投機行為占到20%以上,就是存在“泡沫經濟”了,有面臨崩盤的風險。
目前,全國各地的房地產市場差別很大,因此在宏觀調控下出現了不同的反應:有的城市一季度房價的增長在10%以上,最近某些樓盤又呈現10%的跌幅;有些城市前段新開樓盤銷售率都在100%,而最近開盤的新項目僅僅賣出去30%到40%。但廣州的購房者在觀望的同時,有一批嗅覺靈敏的市民轉向了二手樓市。記者從廣州市房地產交易中心了解到,5月下旬,每天前來辦理二手房過戶的達到450到500宗。
潘蜀健認為,國家的宏觀調控還是要避免“殃及池魚”。比如,有些城市房價出現了極快的增長,經濟對房地產業過度依賴,這些高風險地區要積極“清泡沫”。而對于廣州這個比較成熟的房地產市場,政府其實不要太深介入市場為好。在西北的一些城市,房地產才剛剛發展起來,還是需要細心扶持的,這時候不宜統統“棒打”。
推行廉租房比建經濟適用房更實在
最近,有關政府部門表示,由于普通住房與非普通住房在稅收、信貸、規劃等方面都有較大差別,因此此次區分標準將對樓市產生深遠影響。該標準將會促使樓市的開發結構轉型,引導開發商多建一些普通住宅,加大中低價位住宅的供應量,使普通老百姓能買到房子。有些地方甚至規定了要從財政中撥款多少來建經濟適用房。
其實,經濟適用房并不是個新鮮事物,曾一度成為炒樓者的關注點。一些地方的經濟適用房不“經濟”也成為開發商、政府部門之間博弈的結果之一。政府部門規定經濟適用房的利潤要在3%至5%之間,開發商可以在保持一定利潤率的情況下提高成本,結果經濟適用房的價格也在逐步提高,慢慢地不“經濟”起來。
潘蜀健認為,經濟適用房并不一定要“一起上”。它的劣勢在于沒有讓民眾直接受惠,政府的優惠政策是直接給了開發商,中間轉了幾道彎后就有可能“走形”。如果政府直接參與經濟適用房的建設,那就又回到了“大政府”的老路上,增加了腐敗的可能也繁冗了機構。
我們的目的是“居者有其屋”,是指讓老百姓都有一個居住環境,并不一定要求都有自己的房產。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考慮廉租房的方式,讓低收入者直接享有居住環境。在廣州這個相對成熟的市場,目前正在嘗試推行廉租房,在盤活了房源的同時也更快更簡便地解決了問題。
從2005年上半年開始,廣州市開始實行新的廉租房政策,從補“磚頭”轉變為補“人頭”。政府不再忙碌于建房子,而是以“租賃住房補貼”為主的方式,走市場化的道路,成為合理統籌社會資源的無形之手。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里,累計解決了468戶雙特困戶的住房問題,相當于之前建經濟適用房一年多時間的效果。
加快“陽光樓市”步伐
加快“陽光樓市”的步伐也是廣州樓市“波瀾不驚”的原因所在。4月30日,廣州市房屋管理系統(一期工程)正式啟動。通過預售款全程監控,實現了和銀行聯網實施預售款監控的功能,可以從根本上預防“爛尾樓”的產生。每個樓盤在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時候,必須把每一套商品房的詳細資料,包括地址、房號、面積戶型等,報給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登記進“樓盤明細表”。同時,“項目概況”則包括了用地、地價、規劃、施工、抵押、查封、拆遷等方面的信息。購房者可以通過這套系統隨時掌握市場變化,決定其進入時機。
潘蜀健關注房地產問題多年,也是廣州市房地產協會副會長。他認為,當前加息、征稅等手段都是調節房地產市場的“短期政策”,并非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長期之計”。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關注以下三大根本性問題:
其一、土地資源管理法制化。一些政府部門官員認為只要“管住”銀行、管住“資金”便可萬無一失。其實政府更應該“管住”土地。土地甚至比資金更重要,資金用錯了還可以替代,土地一旦使用就很難更改。能否像資金預算管理一樣,土地的使用也需要用法律規范,通過人大審批通過。政府應當保障土地政策、土地制度落實到位,同時也應該接受人民代表的監督。
其二、信息建設迫在眉睫。現在有關房地產的的信息并不完備,相關部門只是根據均價、供應量和銷售量來進行分析決策。就一個簡單的均價很難準確反映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因為商品房有不同的消費層次,而且單價與面積并不是純粹的線性關系,到了一定的面積會有跳躍性發展。
同時,一些學者拿不到真實數據,也只能是“從推論到推論”地下結論,拿不出經濟數據來說明問題,這對于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是極不利的。建議有關部門提供更多、更細分的市場數據信息,杜絕一些房地產企業“暗箱操作”,建立起完全、可靠、公開的房地產信息系統。應在一定分類的情況下,公布更詳細的相關數據,如40平方米以下、40至80平方米、80平方米以上的價格分別是多少。
其三、清理市場,考慮取消預售制度。房地產市場日益成熟正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開發商資金日益雄厚而社會信用面臨危機,消費者上當受騙的事情時有發生,預售制度已經失去了當初出臺的意義。目前,應該還房子的商品本質,一手交錢,一手可以交貨(現樓甚至包括房產證),消費者可以看得清楚、拿得明白。
作者::黃玫 實習生:盧迎新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