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力 在荒寂的南疆庫車縣,100多位私人投資者從兩年前就開始在這里挖掘依奇克里克這個中國首片廢棄的整裝油田。這一行動多少得益于地方政府發展經濟的沖動,但依然受到國內石油巨頭們的制約。在國家明令石油業向非公經濟開放的政策指引下,民資新疆掘油的狀況,給決策者和投資者都留下了一串值得深思的問號———這會否是啟迪未來的一個樣本。
《南方周末》
尋找私人油井
4月初,上海某報一篇報道稱,大批溫州商人涌入新疆開采石油,目前已有120口油井,投資超過50億元。
因為此前早已出現過溫州炒房團、炒煤團,所以溫州人去新疆掘油的消息倒也并不令人意外。但石油畢竟和房產、煤炭不同,一則石油上游行業是國家至今仍未開放的領域,二則去年已有陜西大批小油井被地方政府收回的消息。那么,這些溫州人是如何打開缺口的呢?如果這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對其他欲突破石油業壟斷的民企來說,無疑具有某種啟示意義。
兩天后,記者趕赴新疆,試圖近距離尋找事實真相。
上述報道提及的石油城克拉瑪依成為采訪的第一站。數日采訪之后,情況完全出乎意料:無論是相關主管部門(經貿委、石油管理局和油田公司)的官員,還是普通市民,無論是當地企業家,還是已在當地多年的溫州商人,無人知曉此事,所有受訪者都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吃驚:“這不可能!石油是國家的,私人怎么可以開采?”
記者來到遠離城市的油區直接詢問井上工人,答案仍全是否定。
所有線索全部中斷、毫無頭緒之際,一位當地人士向記者提起,他曾在什么材料上看到過,類似事情在南疆庫車縣的大澇壩地區曾經發生,而另一位受訪者則回憶起,他曾聽說,同樣位于庫車境內的依奇克里克油礦,前幾年有民間資本準備進入。
4月11日,記者來到距烏魯木齊1000公里之外的庫車縣。一進入庫車,明顯感到這個城市與克拉瑪依迥異的氛圍,后者整齊潔凈而缺少活力,這里卻雜亂而充滿生機。
終于,在當地司機的幫助下,在庫車縣西北100多公里的戈壁荒漠中找尋5個小時之后,在冰雹雪粒中,記者見到了令人震撼的景觀———人跡罕至的群山之間、狹長河谷中,分布著上百間廢棄房屋,宛如人類遺址,蕭瑟而荒涼,這是位于大澇壩區域的依奇克里克油礦(以下簡稱“依礦”),中國第一個廢棄的整裝油田,眾多私人小井主的希望之地。
人棄我取的依礦
記者找到了金禾公司的負責人,從他的敘述中,這個荒涼之地的另一段歷史被揭開。
依礦全面廢棄兩年后,國家從各地調集2萬名石油員工,成立中石油塔里木分公司(2000年后為塔里木油田公司),開始大規模重新開發塔里木油田。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石油投入了10多億元,重新勘探依礦礦區,但最終在1998年再次撤出。依礦兩次被放棄,原因一樣——這里油源有限,地質條件過于復雜,開采成本過高,不適合大規模作業。
中石油撤出后,留下了286口油井,其中部分一直在溢出石油,地方政府因此提出了“收油”的要求。從1993年起,庫車縣政府就開始與地方民營企業合作,委托他們“收油”。
金禾公司是后來者。1998年中石油再次撤出后,他開始漸漸堅定投資的信念,2000年他們開始與地區政府和縣政府接觸、談判,正式簽訂合約則在兩年后,從動心到成為投資者,前后5年。
金禾與政府的合約期限是十年,公司成為依礦的實際管理者。由于油層較淺(大部分在七八百米左右),每口井的投資在100萬元左右,私人投資者紛紛聞訊而來,目前,金禾聚集了100多位私人小井主,開采了83口油井。
幸與不幸的投資者
不是每個人都有好運,各種不幸者的故事也在庫車流傳:一位煤礦礦主,投入了200萬元,至今只采出8000元的油;一位東北的女井主,將70萬元的積蓄全部投入,滴油未出,幾乎崩潰,公司只得墊支路費勸其回家……
但顯然,與巨大的收益相比,更多的民間投資者仍有強烈的沖動,在南疆烏恰縣投資1300多萬元于天然氣供氣的溫州人支寶會坦率承認:“只要政策允許,我們肯定要投石油、天然氣的開采,這里的利潤是最高的,F在大家都在等待!
在庫車,地方政府擠入石油上游的動力甚至強于民間資本。
油氣開發之前,庫車是一個傳統的南疆農業縣,2000年縣里將未來發展方向定位為石油化工城,從此,整個城市因石油而改變。地方化工企業的利稅成為地方最有可能的收入來源。當地政府主管部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員介紹,2001年引入了三家民營石化企業,如果滿負荷生產,每年的產值將有10億元,利稅至少有1億元以上,“目前他們只能滿足20%的產能!
在石化工業區內,相鄰的兩家化工企業因出身不同而面貌迥異:中石化的塔河化工公司,高聳的煙囪不間斷地排放著白煙,顯示著生產的有序,而其鄰居———民營宏橋石蠟廠內卻冷清空蕩,從新年到現在,他們只能開工一個月,其他民營化工廠的情況也大同小異。
生產不足的原因在于原料不足———石油油源為中石油和中石化壟斷,他們控制了上游,“只能是我們要一點,他們給一點,像乞丐一樣。”從自治區的官員到民營化工廠的經理,都用同樣的話語形容自己的感受。
在現有的制度安排下,油源=財政收入=地方的未來,爭取油源成為了地方政府必然的選擇。
2004年,依礦的原油成為了三家庫車民營化工的生命線,供應了他們一半的原料。石油中下游開放后,必然提出開放上游的要求,而沒有前者,上游的開放便是虛言———如果市場上沒有其他買家,民營企業即使開采或進口原油,只能交給國有石油公司,這樣的開放又有何價值?在不可能同時突破時,大部分民企首選更容易進入的中下游領域。
窄門內外
現在的依礦處境微妙。2003年開始批量出產原油,同一年,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開始不斷投訴,認為金禾公司逾權開采石油,要求嚴肅處理。其間,法律訴訟的方式也被嘗試。
這樣的情形也許并不在地方政府和金禾公司的意料之外,只不過隱患變成現實而已———1987年庫車縣政府所獲得的權利并不充分,當年的兩份批文中,文字顯然經過精心考慮:“收油、部分油井、定期協議”等字樣,為可能的變化留下了足夠的彈性,而解釋權毋庸置疑掌握在中石油手中,而它顯然可以選擇在適當的時候行使自己的權利。
相較于2004年塔里木盆地560萬噸的原油產量,依礦的2萬噸原油少得微不足道,顯然,并不是競爭壓力迫使中石油作出回應,而且,依礦的原油全部由庫車縣主管部門的油管辦計劃銷售,并未流向其他地區,也談不上擾亂市場秩序,顯然,爭論回到了原則問題上———作為民營企業,金禾公司無權開采石油。
爭論的焦點不出意外地集中在了“收油、部分油井、定期協議”幾個字眼上,油田公司認為,當年的文件中保留了他們在依礦勘探開采的權利,這仍是他們的勘探區;再者,金禾公司有打井勘探的行為,已超出“收油”的范疇,而且,文件中約定庫車縣政府應與油田公司簽訂定期協議,而期限顯然應經他們的同意。
在國家并未放松對石油勘探開采的控制之時,塔里木油田公司投訴的理由顯然成立。只是,這樣的安排是否合理,卻需要更高層面的判斷。
記者千里追尋的這一案例,在國內正逐漸成為民資進入石油上游環節的一般模式———在現有政策下,盡管民營企業不能獨自勘探開采,他們可選擇與三大國有石油公司或地方政府合作,承包那些采收率已經很低的邊際油田,目前國內已有幾十家這樣的公司,分布在新疆、內蒙古、青海、陜西等西部地區,所有這些油井,每年開采的原油不足1000萬噸。
庫車縣官員提出了疑問:“為什么不能把國有石油公司無暇顧及的邊際、廢棄油井留給地方?”
民營石化老總則提出了另外的問題,“為什么只看到火炬在燒,而看不到我們這些螢火之光?螢火之光如果遍地撒開,也會是一片光明。”
各種跡象表明,國家正在準備給出回答。
今年2月,國家公布“非公經濟36條”,明令石油與電力、電信、鐵路、民航等壟斷行業將向非公經濟放開。就在記者尋找依奇克里克的途中,4月7日、4月13日,商務部連向28家民營企業發出“進口油牌照”,似乎預示著石油“對內開放”的過程將要提速。
離開新疆之后,克拉瑪依傳來了新的消息,新疆石油管理局正在與民營投資者洽談合作,準備邀請民間資本合作開采當地的邊際油井,油井數目可能在200口以上。
(本報有刪節)
《市場報》 (2005年05月10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