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品牌數都在170萬左右,可有影響的品牌卻是“天壤之別”,病因在于———
中國品牌患了文化缺失癥
文/本報記者 張軍
圖/本報記者 陳春鳴
在世界品牌實驗室最近公布的2005年《世界品牌500強》上,來自中國的海爾、聯想、CCTV以及長虹赫然在列。盡管排名最高的也只有89位,但對于中國企業來說,已經是相當不容易的進步。
聯系到早些時候澳大利亞銷售業務咨詢事務所負責人珍妮弗·戈登所說的話:“在未來10年內,中國將會涌現一兩個在世界上位居前十名的世界級品牌。”一時間,中國的品牌似乎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品牌軍團”正開始集體向全球進發。
然而,在興奮的背后,一些冷靜的觀察家指出,相對于那些真正的國際大品牌,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依然處于低級階段,中國企業的品牌建設任重而道遠。
品牌數不少知名卻不多
“中國和美國的品牌,數量差不多,都在170萬左右。”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可是要論真正有影響的品牌,就是“天壤之別”。
他指出,盡管近幾年來中國出現了諸如海爾、聯想、長虹這類耳熟能詳的品牌,但畢竟是少數,而屈指算一算美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微軟、IBM、HP、GE……幾乎每一個都“如雷貫耳”。
“更可怕的是,你在中國,聽到這些美國品牌名字,都如此熟悉。”這位專家說,“可是,美國人提起上面這些中國品牌的名字,就知之甚少。”
在他看來,造成品牌落差的原因,不僅在于市場銷量。“某些領域,像打火機、微波爐,我們已占據了全球50%以上的市場份額,可是,有幾個牌子你能數得出?”
癥結是缺乏文化內涵。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朋友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剛在GE的維護廠維修完畢,第二天經朋友提醒,才發現有個剎車燈出現故障,于是打電話給該廠。對方馬上說:“對不起,這是我們的錯。”然后驅車幾十公里送來了“價值2美分的燈泡”和他喜歡的禮物。幾天后,他們又進行了回訪。可是很多中國企業并不會這么做,發生這種事情時,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責任。 中國品牌多為投機品牌
去年《商業周刊》推選《全球最具有價值品牌百強》時,美國有58家公司入選,而中國企業全部落榜。當時,有不少國內人士忿忿不平:看那最后幾名,我們有些中國企業的銷售量比它高多了?是不是《商業周刊》搞錯了。
“《商業周刊》沒有錯,是我們的理解錯了。”一位專門從事品牌研究的專家說,世界級企業的標竿是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而世界級品牌是在世界級企業的基礎上,還要求該品牌在全世界用戶中的認知度達到10%以上。
很顯然,世界級品牌的要求更加苛刻和嚴格,而我國的企業,大多還把眼光停留在銷售上。“前段時間,某電視臺‘經濟對話’談到一個話題:如果沒有媒體該如何拓展自己的品牌?”這位專家說,不同的嘉賓給出的方法千篇一律,基本上都是產品銷售,“這說明我們對品牌的關注還處于相當低的層次,對品牌推廣的‘智商’還存在嚴重缺陷。”
“中國的大多數品牌都是粗放型的,通過媒體轟炸,以圖混個臉熟,真正從顧客角度找定位的相當少。”來自廣東一所高校的經濟學教授指出,這說明,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品牌屬于投機品牌!
(Robby/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