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立 趙 鋒/文
中冶集團目前已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在境外經營戰略性資源的國有企業,成為“走出去”戰略多種新形式的實踐者。中冶集團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用了10個月的時間使一個已停產7年、按常規至少需要3年才能恢復生產的大型銅礦全線開工,且產量等多項經濟指標超過設計標準,目前,該礦產銅13000多噸,它就是巴基斯坦國內最大的有色金屬企業——山達克銅金聯合企業。
搭建國際化人力資源平臺
山達克是中冶集團“走出去”開發境外資源的實驗場。從施工總承包到跨國交鑰匙總承包,再到跨國租賃經營生產;從冶金施工到有色金屬施工,再到有色金屬生產,企業經營內容的大幅度跳躍使他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考驗。
山達克畢竟是境外項目,要運作好這樣的項目需要更多的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需要打破企業界限搭建國際人力資源的平臺。除了用好原有的人才和引進常規人才外,中冶集團通過與有關企業進行經濟技術合作,引入經營管理團隊,快速打破制約生產的一些瓶頸。中冶集團資源開發公司CEO鄒建輝介紹說,選礦廠是山達克銅金項目的老大難問題,在與江西銅業經貿合作的基礎上,中冶集團從江銅一次引進22名選礦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就使銅精礦的品位由16%上升到23%以上,選銅回收率由60%提高到90%以上。
同時,以人為本、強調人性化管理是中冶集團資源開發公司成功搭建國際化人力資源平臺的支柱,其較為完善的軟件和硬件給企業帶來了發展的后勁。
本土化策略創造利益
鄒建輝認為,跨國經營企業最要命的問題就是水土不服,而本質上的本土化策略,不僅僅是聘用當地的員工,而是要為所在地的人民創造利益。
中冶集團遵循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重的原則,本著自主招聘和當地政府推薦相結合的原則,優先錄用該地區的工人就業。公司還拿出資金在當地興教辦學,以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企業的經營融入了當地生活,隨著山達克銅金項目的不斷延伸發展,巴基斯坦西部地區的運輸業、服務業、制造業等相關產業也發展起來。業內人士表示,山達克銅金聯合企業租賃經營的實踐,表明中冶集團從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領域躍升到了跨國生產經營的新領域。
據了解,《山達克銅金項目擴建備忘錄》擬將中冶集團租賃經營期限延長6年,也就等于中冶集團在巴基斯坦又一個大型銅金項目中標。另外,巴基斯坦杜達鉛鋅項目總投資為7200萬美元,開采期限14年。
中冶集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楊長恒說,把國家資源戰略與中冶集團的優勢結合起來,以金屬礦產品為主,大力開發資源市場,中冶集團要逐步把資源開發作為主業之一。一切都表明,中冶集團已將境外資源開發作為戰略發展重點,其國際合作的領域在進一步延伸。
<編后>
在國內經濟融入國際經濟的大背景下,政府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一些企業“走出去”了,但,我們心中仍有“隱痛”一直沒有解決,就是國內資源已不能完全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貧乏,并逐漸成為制約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瓶頸。同時,我們注意到,許多發展中國家有著豐富的資源得不到合理開發利用。可見,機遇就在眼前,利用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通過合資、合作開發,把對方的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優勢,走與合作伙伴共同發展的道路。從國內到國外,“墻內開花墻外香,墻外結果大家嘗”,這不是一個雙贏的好局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