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在三方面對直銷業勿期望過高
雅芳作為國家商務部確定的直銷試點,最近推出了一整套店鋪加直銷員的方案,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再加上商務部高層此前關于“直銷法規出臺還沒有時間表”的表態,將人們對直銷立法的關注再次推向了高潮。
立法“難產”凸顯嚴格監管
早在2002年2月,為兌現中國加入WTO協議中關于“開放無固定地點分銷領域”的承諾,有關部門就在為直銷立法作準備。到去年9月,由多個部委牽頭的有關直銷立法的“廈門研討會”,更傳出了新的直銷法規將于去年年底出臺的消息。但事實表明,直銷立法依然“難產”。
暨南大學商學系教授陳己寰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難產”未必是壞事,這正說明國家加強對直銷的管理,嚴格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決心。在市場經濟發達、法律完善、企業信譽度較高的情況下,直銷有較好的生存空間,而我國還不完全具備這些條件。前幾年各種非法傳銷、變銷傳銷成為不法分子的斂財手段,影響到社會穩定,正好說明直銷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嚴格監管。
“從雅芳的試點方案中,就可以看到立法對直銷多方面嚴格規管的趨向。”陳教授說,比如在雅芳的試點中,采取交納保證金的方式,同時實行店鋪加直銷員的模式。一般而言,直銷在監管上有兩較難點,一是產品質量的監控,二是稅收的監控,店鋪加直銷員模式對消費者權益將有較大的保障作用。
又比如,直銷法草案中爭議最大的是傭金撥出比例問題,在雅芳的方案中,確定獎金比例最高上限為25%,即推銷員在將產品直接銷售給終端消費者時才計算并支付報酬;推銷員的獎金比例不得超過銷售產品總額的25%。陳己寰分析說,直銷商品的價格由進貨價加上銷售利潤構成,限定直銷員獎金比例為25%,既有利于價格透明,又從源頭上鼓勵發層單層次直銷,因為要多層次直銷,25%的獎金比例顯然難以支撐。上圖:南京一家商場的雅芳美容化妝品銷售專柜
對直銷要有客觀認識
陳己寰教授認為,直銷試點的推出,表明我國直銷立法出臺時間應該不會太遠,但起碼在三方面,人們要對直銷要有一個客觀的認識,不能有過高的期望———
一是,對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勿期望過高。陳己寰認為,雖然直銷是一種常見的商業業態,卻還不是最主流的業態。直銷與傳統的業態存在競爭,如果一種商品在普通的店鋪可以隨便買到,而且價格更加便宜,直銷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因此,直銷的產品往往是一些有特定功效而市場上又沒有或較少替代品的商品,如化妝品、保健品等等,這就決定了我國即使直銷市場放開后,市場的容量仍然不可能與傳統的業態相比擬,難以形容為“爆炸式”增長。
二是,對直銷成為某些產品的“救命稻草”勿期望過高。時下有些企業希望能借助直銷的形式,通過減少中間環節,減少流通的成本,同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從而擺脫通過傳統店鋪銷路不暢或業績下滑的境地。實際上,除了直銷商品的種類有較大局限性外,直銷市場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消費者對品牌的有很強的偏好性。如果產品品牌欠缺知名度,較難取得消費者的信任,通過直銷未必能達到擴張的效果。
三是,消費者對通過直銷“發急財”的期望勿過高。一些非法傳銷總是喧囂“干得好一年可能賺進幾十萬元”,那是通過“拉人頭”、“老鼠會”的辦法,財富只被少數人所騙取。而我國立法規管直銷,不等于傳銷解禁,傳銷或變相傳銷仍屬非法。陳己寰提醒,通過直銷的形式無疑可以為部分人提供就業機會,但直銷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合格的產品銷售到消費者手中,顯然,新的法規必須會加大對直銷人員的規范,消費者對想通過直銷發“急財”、“橫財”切勿期望過高。
本報記者 馬漢青
(觀宇/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