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學者激辯國企管理層收購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9日 05:11 北京晨報 | |||||||||
專家觀點 反對派———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左大培:不設上限助長管理層收購
左大培作為去年夏天“郎顧公案”中的“挺郎派”,至今仍堅持“國有企業改革不能采用管理層收購方式”的觀點。 左大培表示,從國資委的文件看,他們從去年夏天展開的一系列“斗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文件中明令禁止了大型國企向管理層轉讓股權;規定股權轉讓必須公平交易等。但文件同時從法律上認可了管理層收購這種方式,仍使國有資產流失難以避免。因此,從去年夏天展開的那場論戰仍將繼續。 他認為,其實如果嚴格按照文件去做,大多數中小國企的管理層收購都將無法進行。但關鍵是,文件中用到了“可以探索”的字眼,這就意味著在實際操作中曲線收購也就難以避免?熏給管理層收購的操作留足了空間,14.7萬家中小國企的性質也難免變成民營。 支持派——— 上海榮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培敏:管理層收購要有操作空間 對于此次文件中沒有對管理層持股比例設上限,鄭培敏認為,從文件的大多數規定上看,今后管理層收購在操作層面上更為嚴格了,但在實際操作中,必須有一定的操作空間,管理層收購在中國本身就是一件正在探索的事,每家企業的情況都不一樣,如果在這樣的紅頭文件中就把操作的空間都卡死了,企業國有產權的轉讓也就無從談起了。 他還認為,管理層收購本身就意味著管理層要對企業擁有控制權,如果把這個比例作了限制,也就談不上管理層收購了。 溫和派——— 燕京華僑大學校長、經濟學家華生:管理層收購并不能隨心所欲 華生認為,雖然在文件中沒有規定股權轉讓比例的上限,但并非管理層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文件僅僅是為管理層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就是在企業改制的過程中,你有機會對企業進行管理層收購,至于能收購到多少,還要看原來的國有資產出資人愿意轉讓多少股權。 事實上,文件中的確將國有產權轉讓方案制定、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底價確定、中介機構委托等重擔全部交給了國有產權的持有單位。 但華生仍表示,即使有了這樣一個規范性文件,管理層收購的過程仍比較復雜,在運用時需要小心控制,在國企改制中也不宜過多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