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予冬 隨著“2005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和“胡潤2005中國內地慈善榜”于
近日爭相推出,毫無疑問,“慈善”正成為一個吸引眼
球的流行。同時,鼓勵和提倡行善是中國政府目前的鮮明政策方針,有關部門也正在有意識地主導和營造中國慈善事業大發展的氛圍。
———《21世紀經濟報道》
4月11日,“胡潤2005中國內地慈善榜”發布。54歲的黃如論以2.86億元的捐贈額蟬聯冠軍,他的捐贈主要用于教育、扶貧和非典項目。黃如論歷年的慈善捐贈已經接近4億元。排名第二、第三的是余彭年和李金元,他們的企業分別是彭年實業和天獅集團。
就在此前幾天,4月6日,公益時報與企業公民委員會宣布即將發布“2005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
兩個版本的“中國大陸慈善家排行榜”爭相推出的當下,能確定的是:“慈善”正成為一個吸引眼球的流行。
還有一件事情可以確定:鼓勵和提倡行善是中國政府目前的鮮明政策方針,有關部門也正在有意識地主導和營造中國慈善事業大發展的氛圍。
這個判斷的依據是《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第一次提出:“健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民政部救災救濟司也第一次書面同意“擔任2005年慈善家排行榜的指導單位。”
“開創慈善事業發展新局面是民政部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也是李學舉部長今年主要抓的工作。”一位民政部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他同時透露,“慈善事業方面的工作不久前剛明確由救災救濟司負責”。
民政部部長李學舉4月1日在《求是》發表名為《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署名文章稱:“要加快慈善事業立法步伐,通過完善和落實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有效地激發各類組織和人士參與社會捐贈的積極性。要加強慈善組織的能力建設,提高慈善機構的知名度、公信度,創新募捐方式,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多方努力,使我國慈善事業走上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為我國的社會保障增添新的社會資源,為促進社會公平構建‘第三次分配’方式。”
光揚慈善事業
“我們正在和央視商量籌劃頒獎典禮的事情,具體的時間還沒有定。”一位中國社工協會企業公民工作委員版“2005大陸慈善家排行榜及10大慈善人物”評選小組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據公益時報總編輯彭建梅介紹,此排行榜是在請示并通過民政部相關部門同意擔任指導單位的情況下,由中國各公益機構參與并由中國社工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和公益時報共同編制。“入選對象包括有捐贈行為的中國內地籍公民以及主要生活在中國內地且主要捐贈行為發生在內地或主要捐贈對象在內地的港澳臺胞。他們可以是企業家、官員、公眾人物、職業慈善家、普通公民。”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丁元竹則表示: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一次提出支持和發展慈善事業的概念,目前舉辦這項活動也是對總理報告的呼應。“捐贈財物只是進行慈善事業的一種方式,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別人也是一種慈善行為。”
一位民政部工作人員稱:目前民政部已經在討論《義工法》和成立“義工協會”的倡議。
“我們作這個榜就是想旗幟鮮明地揚善。”彭建梅說,她介紹,此排行榜捐贈數據來源主要有6大途徑:中國民政部門提供的個人捐贈數據;國家稅務部門的個人捐贈免稅數據;捐贈者自己提供的捐贈數據;各公益機構提供的接受捐贈數據;各種公開媒體報道的捐贈數據等。“對上榜的慈善家將會有一個綜合的考量,不會單以捐贈錢物的多少來排名,也不會單純從進行慈善事業的人物身份來排名。”
據了解,本次中國社工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和公益時報發布的“2005大陸慈善家排行榜及10大慈善人物”名單與2004年發布的“大陸慈善家排行榜”名單相比,“在名次上變化非常大,主要原因是去年界定慈善家身份時只是從民營企業家當中選,今年不單是企業家,社會名流也將在這個名單內出現。”
“捐贈最多的有近億元,最少的也有幾十萬。”一位編制“2005慈善家排行榜”的企業公民委員會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他介紹說,“2005慈善家排行榜”入選對象為有公益捐贈行為的個人,包括有捐贈行為的中國內地籍公民;主要生活在中國內地,并且主要捐贈行為發生在內地或主要捐贈對象在內地的港澳臺胞。“這些慈善家,可以是企業家、政府官員、公眾人物、職業慈善家甚至普通公民。”
“我們今年和去年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各方面今年反應比去年要積極,十幾家民間機構對我們的工作進行了支持,全國各省市的民政部門也對我們的統計工作進行了熱情的配合。”中國社工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的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慈善事業現狀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葛道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現水平較低,“占GDP的比重不到1%,尚沒有建立慈善捐贈的信息統計制度,所以如何全面估計我國目前的社會慈善捐贈水平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葛道順目前正在做一個名為“公司捐贈的分類指數研究”的課題,“主要研究企業、企業家的捐贈行為”。
他介紹說,我國慈善捐贈按照流向可分成三個部分,即向慈善籌款機構的捐款、向慈善執行機構的捐贈、向受助人的直接捐贈。
“捐贈和慈善是兩個概念,捐贈并不代表慈善,慈善是針對弱勢群體的行為”,葛道順這樣表述。
一項調查顯示,我國現有的100多家慈善公益組織主要是慈善籌款機構,這100多家慈善公益組織所掌握的資金總計僅占GDP的0.1%。這也反映了中國慈善公益機構的籌款水平。按照美國公益機構籌款水平占社會慈善捐贈水平10%的比例來推算,我國目前的社會慈善捐贈水平應該接近GDP的1%。
葛道順指出,目前我國的慈善公益組織大約100多個,而美國1998年豁免減免稅收的慈善公益機構就有120萬個。目前籌款能力最強的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的年籌款額還不到8000萬元,100多家籌款機構的年收入不到GDP的0.1%。慈善公益組織和社會的信息交流不足,接受捐贈的渠道不暢。二是表現在專業性不強,分工不合理等方面。“慈善籌款機構、慈善執行機構職能不清,籌款機構忙著自己做項目,執行機構忙著籌款,右手籌錢左手花,不僅降低了專業性,而且效率低下,并容易導致慈善腐敗。”
“慈善者”說
“我個人認為,國家在相關的稅收政策方面還是不錯的,但在一些慈善項目的反饋方面還應該加強一些,在慈善項目的開展方面也應該更有章法。”德力西集團總經理盧友中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
依照“胡潤慈善榜”統計,浙江德力西集團董事長胡成中2004年捐贈4036萬元,排名第10。
天獅集團新聞辦的嚴冬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集團自己有一個基金會,平常的項目也是通過這個基金會來操作。
關于如何看待目前出現的兩個慈善排行榜,嚴冬表示只和胡潤的公司聯系過,并沒有和“公益時報”接觸,“可能是其他人和那邊聯系的。”
清華大學NGO研究所副所長鄧國勝認為,從稅收方面來看,由于西方國家的遺產稅數額非常高,比如美國就達到了50%。所以很多美國的富豪都寧愿把自己的財產拿出來用做公益事業。像美國非常著名的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都是富豪用個人名義創辦的私人基金會。而中國由于不存在遺產稅,所以很多富豪就愿意積累財富,留給自己的子孫后代。
他指出,稅收方面的另一個問題是減免稅的問題。美國方面規定,如果一個企業向社會捐出善款,那么如果這個善款的數額超過應繳稅收的10%,那么應該減免10%的稅款,如果不到10%,則可以在稅收里扣除已經捐出的善款。而中國在這方面的規定卻只有3%,而且就是這3%,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沒有得到落實。目前實行的是特事特批的原則,企業只有向事先得到國家批準的少數基金會捐款才能得到減免稅收的優惠。
中國社會學學會副會長吳鐸認為,慈善事業搭建了富裕階層回報社會的平臺。“富人、富裕階層回報社會的途徑很多,而慈善事業可以說是富人、富裕階層回報社會的廣闊平臺”。
《市場報》 (2005年04月15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