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偉光 圖為哈爾濱電機廠的技術人員在安裝國內最大的水電發電機內的2.8米球閥裝置。新華社記者 袁滿/攝
春耕時節,黑龍江省樺南縣孟家崗鎮一片繁忙景象:農民們買種子、購化肥、選農機、配豬崽兒、挑牛犢……忙得不亦樂乎。農民夏有志指著自家三間大瓦房,喜滋滋地說:“蓋房子,娶媳婦,全虧了養豬,老母豬就是俺的小銀行!
鎮黨委書記張學恩告訴記者:“黨的好政策讓農民鼓足了種糧的勁兒,而想要農民的腰包鼓起來,我們還要念好‘豬經’、‘牛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咱農民的日子就越過越旺!”孟家崗鎮的春耕圖僅僅是黑龍江省實施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破解三農難題的一個縮影。
素有“北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輸出省。但隨著國內農產品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一度出現了傳統大宗糧食作物大量積壓、農民增收困難的“新東北現象”。怎么辦?痛定思痛,黑龍江省委、省政府負重奮起,打響了以調整結構、確保農民增收為核心的“突圍戰”。
織就綠色田野
“我們種的水稻一點兒也不愁賣,割下來沒多久,就被搶購一空!”談起自己的生意經,鐵力市年豐鄉年豐村村長千再紅喜笑顏開,為了種好綠色水稻,他和幾個農民自籌資金辦起了農民水稻研究所!耙惭芯砍隽它c兒名堂。我們不僅在品種上出新,還保證稻子在無公害、純綠色的環境中生長!
在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僅去年一年農民人均從綠色食品直接獲得的純收入就達866元。僅以大豆為例,去年1200萬畝高油大豆示范區畝產達到150公斤,平均含油率達到21.4%,原先低迷的豆價也迅速攀升,僅此一項就使該省農民純增收數十億元。
目前,黑龍江省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的產品達到787個,其中有機食品104個,綠色食品種植面積擴大到2380萬畝,總產值327億元。基地面積、認證總數、生產總量和總產值均居全國第一位。近兩年黑龍江省在境外組織的7次大型展銷活動,叫響了黑龍江“綠色食品大省”的品牌,并于去年首次實現了對中東地區的農產品出口。
唱響主輔換位
綏化市北林區新華鄉農民沙玲為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前僅靠著自己的那一坰多地,每年收入不超過5000元錢;1997年開始養豬后,收入不斷攀升,現在豬年出欄500余頭,年收入超過10萬元。沙玲夫婦居住的明亮的瓦房后面,是占地400余平方米的四排整齊的豬舍。
在黑龍江省,很多農戶像沙玲這樣靠養豬、養牛走上致富之路。正如該省省委書記宋法棠所說:“要想讓農民的口袋鼓起來,必須轉變‘以糧為主,其余為輔’的觀念,在保證糧食生產的情況下,不遺余力投入到畜牧業發展當中去!
2004年,黑龍江省提出,實現糧食生產與畜牧業的“主輔換位”。黑龍江是全國重點牧區之一,有草原6500萬畝,具有發展畜牧業的優越自然環境。據測算,糧食轉化為肉、蛋、奶后進入市場,與原糧銷售相比,效益將提高3至5倍。
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克爾臺鄉的克爾臺村養奶牛的張榮告訴記者:“現在我家的奶牛已發展到40頭,僅鮮奶一項一年純收入就超過10萬元!痹摯瀣F有奶牛2006頭,去年下半年,僅鮮奶一項,戶均收入就達6000元。
據悉,該省去年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2%。按照規劃,到2010年,全省奶牛存欄將增加到320萬頭,鮮奶年產量增至1200萬噸,年均增長22.8%,爭取國內乳品市場占有率由目前的近20%提高到30%。
收獲金色希望
“主輔換位”的思想為黑龍江城鄉經濟發展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成功引進“雀巢”是曾經以“產糧大縣”聞名全國的雙城市的得意之筆。1990年建成投產的中瑞合資雙城雀巢有限公司先后于1995年和1998年進行了兩次改造擴建,總投資由初建時的2.6億元增加到6億元,日處理鮮奶能力增加到1600噸,產值達到8億元,直接拉動雙城市奶牛產業由最初的2萬頭發展到今年的14萬頭。
在松北區萬寶鎮,千頭奶牛、萬頭種豬在此安家落戶。按一頭奶牛年消耗175公斤糧食、一頭豬消耗300公斤計算,哈爾濱福成畜牧養殖有限公司在這個基地全年可轉化糧食3175噸。
臺灣旺旺集團和黑龍江省簽下了年采購10萬噸綠色大米的合同,使黑龍江成為“旺旺”米果的主要原料供應地;雀巢、光明、完達山、伊利等乳業龍頭企業建設了新的生產線,使該省日處理鮮奶能力達到10800噸;北大荒集團年屠宰200萬頭生豬深加工生產線投產后,在望奎同樣屠宰能力的新項目也開工建設……越來越多的企業相中了黑龍江這塊沃土。
3月31日,在國務院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黑龍江省省長張左己驕傲地宣布:黑龍江省農村經濟形勢喜人。糧豆薯的總產量達313.5億公斤,比上年增加62.5億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010元,比上年增長20%,創歷史最高水平。綠色食品種植面積、綠標認證數量、市場占有率居全國第一位。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8.2%,奶牛存欄和鮮奶產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