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記者荊寶潔 本報記者董硯龍利空消息接連不斷制約股價上漲
自3月17日央行頒布房貸新政策以來,滬深股市地產股一度出現大幅下跌,地產股未來的走勢已引起市場各方的高度關注。進入3月份后,金地集團、萬科等主要地產股在經歷了前一段時間的上漲及盤整后,出現了破位下行的走勢,普遍跌幅已經達到了20%左右,幾乎將年內漲幅半數抹去。
根據記者的了解,目前業內普遍認為該板塊今后將主要受到政策面的影響而跌宕起伏,其中龍頭地產企業將面臨進一步做強的發展機遇,而那些規模有限、盈利能力不強的上市公司則在政策“夾縫”中將難以生存。
政策調整中迎來新周期
受宏觀調控影響,2004年房地產投資增速開始快速下降,特別是先行指標增速更是降至谷底。從2002年國土資源部的“11號令”到2004年3月的
“71號令”,從央行的121文件到新的房貸政策,政府控制了土地的供應量,銀行也收緊了房貸的口袋。中信證券分析師預計,2005年房地產投資額增速繼續下降20%以上。
華夏證券所分析師張燕分析,最近利空消息接連不斷,市場對地產股有不好的預期,如征收開征房產稅、加息、嚴控炒房、分紅力度等決定房地產板塊后期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這些不明朗的預期制約股價進一步上漲。由于還存在對央行再加息的預期,加上地產股一直處在被高估計的狀態,地產股股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跌。
然而,也有一些房地上市公司表示并未受到政策太大的影響。中房股份董秘張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來看央行加息對中房股份的影響并不是很大,現在我們手里只有經濟適用房,銷售不受影響。至于以后的影響還要看具體的情況”,而棲霞建設負責人則表示,加息對其的影響還在進一步的研究中。
幾家歡喜幾家愁
由于政策直指房地產發展過熱的地區,對主營收入和利潤大部分來源于長三角地區的上市公司,其未來盈利能力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這些上市公司被業內人士劃撥到短期內需要規避風險的個股。
從該區域一些房產上市公司一些已公布的2004年年報來看,業績表現平平。房地產作為全部業務的陸家嘴(600663)2004年的每股收益為0.29元,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7.38%,利潤同比下降了19.8%。上海新梅(600732)2004年的每股收益雖然比上年同期增長了25.45%,但主營業務利潤卻同比下降了10.82%。主營房地產的天宸股份(600620)2004年的每股收益僅有0.07元,主營業務利潤同比下降了29.3%。浦東金橋(600639)2004年的每股收益為0.2290元,主營業務利潤同比下降了8.9%。
而相比之下,一些滬外的房地產上市公司卻表現出良好的勢頭,北京天鴻寶業(600376)同比增長26.4%,億城集團(000616)增長327.59%,江蘇的新城房產(900950)同比增長173.13%,深圳萬科增長62%,就連廣州東華實業(600393)也是大增216.69%。
需求旺盛導致房價增長
支持高房價的背后,是市場的巨大需求。據統計,2004年第四季度房價上漲了15%,這15%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為投機需求的增加,并且這部分需求的增加有可能加快房價的增長速度。
中信證券分析師王德勇對記者表示,現有的宏觀調控政策在抑制房價上漲過快方面還遠遠不夠。他說,房地產投資雖然在政策的調控下進入調整周期,但這種調整是溫和的不能持久的。可以設想,受緊縮影響,開發投資快速下降,導致供給下降,而需求卻沒有相應下降,而供不應求導致的房價上漲又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及外資進入該領域。
巨田證券分析師李江林認為,一系列抑制房地產發展過熱的政策出臺后,對于一些從事房地產開發的生產性企業影響不大,隨著土地公開轉讓和土地保護等制度的實施,土地供應將明顯減少,而那些有著大量土地儲備的公司則凸現優勢,如華僑城、招商地產等公司,擁有可供未來兩三年開發的土地儲備,并且這些土地儲備的成本都比較低,不僅保證了其良好的利潤空間,并且也保證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另外,一些具有品牌效應的龍頭公司也正在被業內所關注。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將使得房地產業將有一個重新的洗牌過程,相反行業的龍頭企業將面臨進一步做強的發展機遇,而這些公司有著良好的戰略規劃、強大的融資能力,并且成本控制能力很強,這樣的公司更容易成為行業洗牌的贏家。而一些單純靠炒樓投機、規模有限、盈利能力不強的上市公司在政策“夾縫”中將難以生存。(29C1)
滬市盤中創6年新低
28日,上證綜指最低下探至1185.46點,創下自1999年“5·19”行情以來近6年的新低。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