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戚耀琪述評:中國百勝餐飲集團前天發表緊急聲明,稱在肯德基餐廳的部分新奧爾良烤翅和新奧爾良烤雞腿堡的調料中,發現了“蘇丹紅一號”成分。如同上月底以來風波還沒有平息的亨氏辣醬事件一樣,“蘇丹紅”又把一個知名牌子卷入食品安全的旋渦,“百勝”不得不走上漫長的品牌修復之路。
在《有關“蘇丹紅一號”問題的聲明》中,中國百勝餐飲集團稱:“我們雖然多次要求百勝的相關供應商確保其產品不含‘蘇丹紅一號’成分,并獲得了他們的書面保證。但是非常遺憾,昨天在肯德基新奧爾良烤翅和新奧爾良烤雞腿堡調料中還是發現了‘蘇丹紅一號’成分。”
相映成趣的是,當日亨氏出事后在對外宣傳時,也辯解檢出的是亨氏在廣州收購的子公司美味源所生產的產品,是原料商未按規定將添加劑都公布出來,亨氏還呼吁“國家有關部門還要加大抽檢力度,對行業原材料進行控制,嚴懲那些不法之徒。”有公關界人士指出,把原因歸到只有化學專家才搞得明白的配方上,把禍水向上一級的供貨商引去,把災難歸咎于政府監管的不到位,對危機企業于事無補。
這位公關界人士說,如今的危機公關有點變味了。危機公關在具體演繹中變成了發言人技巧。品牌究竟等于產品,還是等于顧客,在危機發生時,無一例外的,都倒向了前者,倒向了“本產品有事抑或沒事”的糾纏中,消費者早被撇到一邊。他們以為,把事實爭辯清楚了,顧客就會回來。
有公關專家則認為,如果企業作秀的東西并不是顧客想要的,那么這場公關怎么做都是無效的。危機公關修補是什么,是人心,是品牌!洋食品在外國已經處處受敵,難道中國市場就是永遠的樂土?即使原料不會垮掉企業,但民意、環保、健康主義就不是潛在的力量么?長遠的危機修補,還是應該回到顧客價值和利益上為上策。
圖:今后吃香辣可口的食品時,可要當心了,看有否“蘇丹紅一號”
(子琦/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