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辦學經費還可以銀行貸一點,工程費墊一點,學校湊一點,現在這三條道都堵住了。學校往后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過。”兩會上,一位來自教育界的人大代表一番“牢騷話”說出了現在中小學經費的窘況。
嚴格實行教育經費預算制,讓教育投入“硬”起來,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全國推行義務教育“一費制”,一定程度上規范了教育收費行為。不過,教育總是要花錢的。義務教育階段,農民的負擔是減輕了,但整個教育過程的經費負擔并沒有降多少,相反還面臨更嚴峻的形勢。由于學校“欠賬”太多,執行“一費制”受到了不小阻力。教育投入不足,仍然是當前制約教育發展的最大瓶頸。一半以上省份的教育經費出現了負增長,這不得不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
投給教育的錢要盡可能多往預算的“筐”里裝,改變專項經費帶來的“多要多給,少要少給,不要不給”的弊端。目前,教育投入多少,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領導的決策水平和對教育的認識高度。特別是在一些基層,相對于基礎設施投入和辦公經費等,教育并沒有真正擺到優先位置上;本應該放到預算里的錢,卻用專項經費的形式加以靈活使用。結果把“執行預算”變成了“主要領導掌控經費”。
教育成本分攤必須要有一本“明白賬”。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攤機制,各級政府之間應該形成解決教育投入不足的合力,防止出現推諉扯皮。依法確定教育投入隨經濟發展的增長比例,徹底扭轉教育投入增長與GDP增長不成比例的現狀。相關稿件2005:能否遏制 “圈地風”[2005-3-14]李援朝代表:加快山西大型坑口電站項目的建設[圖][2005-3-14]謹防“圈地風”后再興“租地風”[2005-3-14]
·還沒有相關的評論!
帳號或姓名: 建議不超過100字 相關圖書經濟參考報
作者::郭奔勝 趙承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