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解讀安徽崛起新方略(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4日 09:01 中國企業報
解讀安徽崛起新方略(圖)
本報記者 張小梅吳 明 張 驊/文

  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強調要“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這是安徽等中部腹地省份發展面臨的難得機遇,中央將從政策、資金、重大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郭金龍就此表示,我們一定要積極響應中央促進中部崛起的重大戰略決策,把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堅決落到實處。

  安徽已具備崛起的條件

  從2004年12月16日郭金龍任安徽省委書記以來,在近3個月時間里,他通過與各界廣泛接觸和深入調研,感受最深的是:安徽人民渴求加快發展,安徽應該奮力崛起。

  郭金龍認為,安徽發展的形勢很好、基礎很好、潛力很大。經過近幾年積累,安徽已經具備相當的發展基礎,特別是2004年經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人均GDP已經接近1000美元,開始進入經濟快速增長期,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有所提高,經濟增長的內在活力進一步顯現。

  郭金龍認為,安徽要奮力崛起,就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自身在全國發展格局中的定位。經過調查思考,他把安徽定位為“長三角的縱深腹地”。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作為其縱深腹地的安徽,將對長三角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支撐。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包括能源、原材料、科教、人力、農業及已經具備優勢的加工業等。在中部崛起過程中,安徽通過主動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擴散,發揮安徽對華東地區的資源支持作用,實現雙向互動,不僅可以使自身得到發展,而且也可以為長三角、為全國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當前,就安徽來說,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研究自身潛力和優勢,尋找薄弱環節和不足,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確保主要的經濟指標趕上或者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安徽崛起“三農”是關鍵

  郭金龍曾長期從事農村政策研究和實際領導工作,對“三農”問題有深刻的認識。他強調,安徽是農業大省,要把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放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首位,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安徽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決“三農”問題,現在到了關鍵時刻,有很好的前景。

  他說,安徽的城鎮化進程比較慢,6400萬人口中,三分之二在農村。從“三農”工作的角度說,在中部崛起這個過程中要重視做好兩件事:一是抓住全部免除千年“皇糧國稅”這樣一個歷史時機,深化改革,推進農村工作。“自古以來,農民都認為‘皇糧國稅’是天經地義的,現今共產黨人民政府給免了,農民群眾打心眼里感謝!這是一個極好的協調與群眾關系的時機、推動農村改革的時機。”二是抓住中央決定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有利時機,把農村基礎設施搞好,尤其要把淮河徹底治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使群眾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得到真正的實惠。

  郭金龍認為,不僅要免除農業稅,而且要在此基礎上改進農村工作機制。整個農村,尤其是鄉鎮一級,應該抓住這個時機,徹底地變管理為服務。郭金龍說,免除農業稅不僅僅是免除稅的問題,同時也堵住了一切向農民伸手的借口。要以此為契機,以開明的態度給農民更大的空間、更多的選擇,逐步消除城鄉二元結構。

  積極構建“和諧安徽”

  郭金龍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央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出發做出的重大決策,我們完全擁護。為此,我們做出了構建“和諧安徽”的部署。我們要通過構建“和諧安徽”這個平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推動安徽的奮力崛起。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切實抓好“平安安徽”建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努力保持社會安寧;二是積極推進“信用安徽”建設,繼承和發揚“徽商”講究誠信的優良傳統,特別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安徽形象和聲譽,維護和樹立安徽的良好形象;三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執政為民、關愛百姓,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基礎上,以更深的感情、更大的力度,下決心解決好關系群眾利益的實際問題。哪怕是少上幾個項目也要把群眾反映的具體問題盡力解決好;四是注重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下決心取消那些不平等的、不合理的限制性政策和規定,為所有公民、社會各方提供平等機會,激發社會創造活力。

  (圖三為兩會期間,每天都有很多代表、委員在會議信息中心上網瀏覽信息。安徽代表團宋禮華等代表正在計算機前查閱有關全國人大、全國政協領導變動情況)





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蘇丹紅一號食品風波
3.15 消費者權益日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購房還貸計算器匯總
解讀商品房銷售合同
林白:婦女閑聊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