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國金融改革步入實質和關鍵性階段,隨著金融市場全面對外開放時間表的日益臨近,國有銀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利率市場化,以及對保險、基金等領域的深層次改革將漸次展開,對這些金融熱點問題,正在舉行的兩會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金融改革千頭萬緒,抓住和解決最主要的矛盾才是決定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才是金融改革的主要矛盾呢?高度壟斷經營,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及市場改革開放不相適應,應該是我國金融業(yè)特別是銀行業(yè)目前存在諸多問題的根源。有人甚至將現行金融體制稱之為我國計劃經濟的最后一個堡壘,說明盡管經歷了不少改革,也在一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我國金融體制中最根本最深層次的問題仍然未能得到有效化解。無論銀行、保險公司還是證券公司,幾乎凡是與金融有關的企業(yè)不是國有就是國有控股,他們在經營中遵從的主要是行政命令,而不是市場規(guī)則。因為金融資源絕大部分掌握在政府手中,企業(yè)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各方面行政因素的左右。當別的領域市場競爭日益紅火的時候,金融市場卻基本上是死水微瀾。
壟斷經營的結果,使我國金融市場形成了一些不正常的現象,比如一方面大量存款資金滯留在商業(yè)銀行,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業(yè)急著貸款卻無門可進。表面上看,壟斷經營對預防金融風險、確保金融安全有保障,但由于缺乏競爭和管理不善造成大量呆壞帳等不良資產,實際上卻成了嚴重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隱患。
為此,要讓我國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就必須從打破國有金融企業(yè)一枝獨秀的壟斷局面入手,讓多種成分資本參與到金融業(yè)的市場競爭中來。去年開始的國有商業(yè)銀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以及今年以來對非公有制經濟經營金融服務業(yè)放開限制等等,都可以看作是金融業(yè)對內敞開大門的開端。尤其是實現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后,用戶在選擇金融服務時有了比較的余地,自然會推動銀行之間改善服務的競爭。
應該認識到,由于金融業(yè)“百業(yè)之首”的地位,打破壟斷經營不僅是金融企業(yè)自身生存發(fā)展的需要,更是我國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所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只有金融業(yè)有了比較充分的市場競爭,利率等經濟杠桿才能真正起到調節(jié)投資和市場需求的目的,也才能更有效地減少由人為主觀判斷偏差所帶來的經濟發(fā)展失誤。
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改革已經不是單純的行業(yè)變革,而是關系到國家經濟能否保持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關鍵性步驟。尤其考慮到明年我國金融市場全面對外開放以后所面臨的激烈市場競爭,攻克經濟改革中最后一個堡壘——金融業(yè)壟斷性經營就顯得更加急迫,而任何的退縮和猶豫不決,都有可能使這一改革錯失良機。相關稿件今年宏觀調控不會放松 [2005-3-8]張學忠代表用細節(jié)詮釋和諧社會 [2005-3-8]
·還沒有相關的評論!
帳號或姓名: 建議不超過100字 相關圖書經濟參考報(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