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這個時候。大街小巷到處都是影星們光鮮的臉,媒體記者們如臨大敵般地尋找線索、作出各種分析,電影公司老板們更是手心里捏出一把汗。這時,空氣中有一種特殊的味道。是的,奧斯卡又要來了。
奧斯卡究竟是怎樣一種卡,使這么多人受它吸引,為它發狂?
其實,奧斯卡是這樣一種卡——一家叫好萊塢的公司制造了它,在那里混飯吃的人們煞有介事地晃著它,每年習慣性地到那個地方打一下。
奧斯卡是這樣一種卡——就像電話卡一樣,有人沿街兜售,有人暗自珍藏,在意的都是它的賣相,而票房,是這種卡不變的密碼。奧斯卡還是這樣一種卡——它近乎一個時髦女人的信用卡,通常用于揮霍無度。不管本金是否已透支,還在一次次用力地刷。它的使用說明上最重要的標識是:“這里無關積累,唯一正確的姿態是消費。”
這張卡裝幀艷俗、尺寸夸張。你可以談論它,販賣它,拋棄它或者珍藏它。它的背后有著自己的資本游戲規則。
究竟有多少人看奧斯卡
奧斯卡在美國只有兩三千萬觀眾,但它的電視轉播費高達兩千萬美元。這筆錢足夠奧斯卡主辦單位——美國影藝學院一年的花銷,而電視網每一個30秒鐘的廣告收取100萬美元,發獎儀式長達三四個小時,因此盈利易如反掌。
雖然大家都有錢賺,但這個觀眾數顯得太少。于是主辦單位搬出“全球10億觀眾”的圓滿數字,讓天真的娛樂記者競相登載。直到有一天,有人提出疑問,說這10億中有沒有中國大陸地區的觀眾。一查,原來中國除港臺地區以外根本沒買轉播權。
主辦單位出面澄清事實,說全球共有150個國家和地區購買了奧斯卡的播映權,包括斯里蘭卡、柬埔寨、加蓬、危地馬拉等小國。至于觀眾總數,主辦單位仍堅持是10億。質疑者反駁,只有少數國家有科學的觀眾統計方法,多數地方的數字屬于虛報,只是為了擴大宣傳效應。更重要的是,奧斯卡直播的時段旨在配合美國市場,除美洲大陸外,其他地方均非電視黃金時段,有些地方更是凌晨三四點鐘,不會有太多人為看奧斯卡而跟瞌睡蟲作搏斗。
至于時段,美國本土(不包括夏威夷)有3個小時的時差。奧斯卡在美國西部的洛杉磯舉行,明星們下午四五點頂著大太陽走紅地毯,儀式于5點半開場。可此時紐約等東部城市已是晚上8點半。幾個小時之后,東部已是午夜時分,大家打著哈欠,急切等待影帝影后和最佳影片花落誰家時,早已不耐煩了。怪不得每屆奧斯卡頒獎禮的導演都把控制時間當作最大成就。
奧斯卡到底價值幾許
大家都知道,一部影片一旦在奧斯卡獲獎,便身價百倍。但這“百倍”到底是多少?粗略計算,提名大概值3000萬美元;得獎值2000萬美元。也就是說,一部影片因為得到奧斯卡提名,可以在原先票房成績的基礎上,增加3000萬美元的影院收入,而一旦得獎,還可以再增加2000萬美元。
當然,具體數字取決于很多別的因素,其中最關鍵的是影片本身的商業性及首映的時間。
影片本身的商業元素越重、首映離奧斯卡越遠,奧斯卡的票房刺激作用便越小。如《角斗士》是一部非常商業化的作品,于2000年5月在美國首映,等到次年2月獲奧斯卡提名時,它已經賺了影院收入的99.4%,提名后僅多賺了0.2%,得獎后也只再增加0.4%,使得北美票房總數達到1.88億美元。為什么?原因很簡單,想上電影院看此片的人差不多都已經看過了。
《莎翁情史》的命運則完全不同。該片于1998年12月底上映,到次年2月獲提名時,票房為3630萬美元;提名后,票房翻了一倍多,又賺了3670萬美元;3月底得大獎后,另增加了2700萬美元。換言之,該片60%的票房都跟它受到奧斯卡青睞直接相關。
票房影響不大的電影會不會望洋興嘆?不會!如《紅磨坊》,這部只有5700萬票房的歌舞片因為于2001年夏天首映,不可能再招徠影院觀眾,但奧斯卡的光環仍有實在的經濟效益。原因是美國電影的錄像租賃銷售市場在不斷壯大,越來越接近電影院票房,其中DVD銷售最為強勁,2001年達到46億美元(電影院票房市場為82億美元)。誠然,獲奧斯卡已無助于《紅磨坊》的影院票房,但對它的錄像帶和DVD租售有巨大的刺激作用。電影《角斗士》的二級市場成績也是一個例證。負責《角斗士》DVD發行的夢工廠家庭娛樂部主管艾福瑞女士透露,該片獲提名后的DVD銷量比預期提高了25%。
當然,提名本身表示打入前五名,用環球公司副總裁舒穆格的話來說,“已永載奧斯卡史冊”,對于一部小眾文藝片,往往意味著跨越賠錢和賺錢的分水嶺。但好萊塢最大經紀人公司威廉莫瑞斯的聯合執行官威亞特解釋道,有些觀眾一年只看極少幾部影片,對他們來說,只有奧斯卡得獎片才是不能錯過的影片。因此,得獎片多了這一層外圍市場。
以上票房數據取自AC尼爾森公司統計結果,所有數據僅指北美市場,而美國、拿大以外的電影市場約占全球總市場的一半。奧斯卡對海外市場的推動尚未有具體的研究和詳細的數據,但奧斯卡刺激藝術片商業潛力的總趨勢是相同的,只不過在不同市場的顯現程度不同罷了。
你今天穿誰
奧斯卡評選的是一系列跟電影相關的獎項,如最佳影片、最佳演員等,但從美國媒體對頒獎典禮的報道幅度來看,你一定以為奧斯卡是服裝秀,電影只是順帶提及的副產品。
頒獎典禮的當晚及次日,鋪天蓋地的電視及平面媒體記者將目光集中到發獎場地,然而大家望穿秋水的不是誰贏誰輸,而是誰穿什么衣服。多數媒體對得獎結果只是發一個通稿,只有少數幾家權威的專業報紙才刊登深度分析文章,而幾乎每家報紙都有幾大版圖文并茂的著裝分析,有些雜志如《人物》更是發行“明星當晚穿什么”的特刊。
美國一家名為E的有線電視頻道,有一位主持人名叫瓊·瑞弗斯。在奧斯卡頒獎儀式開始前,這位身材仍很苗條的老太太會扯著公鴨嗓子,向踏上紅地毯的明星們一一發問。她的第一個問題永遠是:“你今天穿誰?”意思是:你穿的服裝是誰設計的?答案當然是一個個響當當名字,如范思哲、阿瑪尼等,這其中屬于華裔的名字只有維拉·王。偶然會有一個明星勇敢地說:這是我自己設計、自己裁剪的衣服。搞得問話人很沒趣。
E頻道并沒有頒獎典禮的轉播權,但他們居然從“誰穿誰”等八卦話題中發展出幾十個小時的現場專題報道。該電視臺制作人如此解釋:“我們這么安排,當然是因為觀眾有興趣。你想想,你能說出哪一年誰得獎嗎?但誰穿什么服裝有些會讓你一輩子都忘不了。”
的確,在奧斯卡頒獎禮上,應景的衣著會給人們留下永恒的印象。就像1996年衣著迷人的莎朗·斯通就比當時的影帝尼古拉斯·凱奇和影后蘇珊·薩蘭登更讓人難忘。1997年的莎瑪·海雅克還是一個沒什么名氣的小明星,但她一襲喬治·阿瑪尼的長裙,再加一頂鉆石冠飾,搶了不少風頭。
明星們身上的那身行頭也著實花費不菲。以去年第76屆奧斯卡頒獎禮為例,憑《冷山》主題曲“ScarletTide”角逐奧斯卡最佳歌曲的女歌手AlisonKrauss腳上的那雙鉆石鞋價值就超過200萬美元。而美女主持瑪利亞更是穿得渾身是鉆石,她的晚禮服價值超過2500萬美元。
而這些服裝都是時裝公司免費提供的,如Laundry公司的公共關系協調人詹妮弗·羅伊就說:“對于明星們在公共場合拍照時所要穿戴的一切,我們都會完全無償提供。”她說Laundry還會提供電視演出時的服裝,這樣公司的名字就會出現在贊助商一欄中。
事實上,在正式提名名單公布前,有的設計師就開始做可能入圍者的工作了。而在頒獎禮前一周,大批的珠寶商、飾品制造商、發型師和化妝師們就在洛杉磯開設了許多暫時的店鋪。這些設計師們明白,一旦那些明星答應在這個“星”光耀眼的年度電影盛會上,穿上他們設計的華服和搭配的首飾、配件等,能成為世人注目的焦點,其宣傳效果將遠勝于他們參加任何時裝大展。
奧斯卡背后花的錢
每年選奧斯卡所花費的錢,要比美國選總統還多。一部有奧斯卡“潛力”的影片,平均花在每個評委身上的錢高達五六千美元。但這筆錢不能以紅包或禮物的形式出現,因此大頭花在廣告上,由于評委們集中居住在洛杉磯和紐約兩大城市,因此,《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也是電影公司花錢的好去處。
廣告做多了,邊際效益就會減少。怎么辦?這難不倒以作秀為業的電影業。比如說,奧斯卡規定,正規的放映會不許提供食品、點心,不許附帶招待會,不許有該片的臺前幕后人員出場。不要緊,那電影公司就舉行“非正規”的放映會,只要對公眾開放,觀眾不全是評委,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放映活動,主創人不僅可以出席,還可以跟觀眾進行交流,籠絡感情。奧斯卡的執行主任瑞克·羅伯森坦言:“這沒有什么不妥,當然他們會希望觀眾中有一半都是奧斯卡的評委。”
如果有人違規,會有什么后果?從理論上講,主辦單位可以取消該片的資格,但這樣嚴厲的處罰對于那些“擦邊球”性質的行為似乎不近人情,因此主辦單位往往只打兩下大板了事。這“兩下大板”就是少給發獎儀式的門票。如2001年哥倫比亞公司先給評委郵寄了《臥虎藏龍》的錄像帶,后來又寄贈了該片的DVD,違反了只能寄其中一種的規定。但哥倫比亞解釋說,最初寄錄像帶時,DVD還未做出來,因此它們沒有選擇,但該片的視覺效果更適合用DVD觀看。結果主辦單位取消了哥倫比亞的部分門票。《綜藝》總編巴特先生感嘆道:“這樣的處罰,有什么威懾力可言?”
擦邊球是一門藝術,你不能公然漠視明文規定,那只會導致翻船;但你也沒必要亦步亦趨,最聰明的辦法就是找到那些灰色地帶,讓別人有苦難言。如果競爭對手公開抱怨,那主辦單位必須重新詮釋現有規定,或增補新規定,但到那時,你早已在獎臺上懷抱小金人,感謝八方好友了。
作者::錢玥
(來源:經濟參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