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之前,BP已通過與中石化、中石油合資,進入成品油零售市場。攝影:本報記者 吳偉洪
油價高漲牽動各方神經
誰來保障中國石油安全?
回望2004之石油變局
2004年,中國對“工業血液”的需求已經突破1億噸。
中國成了全球石油價格的最大驅動力,反之,2004年的油價高漲,讓中國經濟發展的各個層面為之緊張。這再次引起人們對中國石油安全的思考。
石油安全關系到全球各國經濟的發展是不爭的事實。那么誰來保障中國石油安全?
避免單一供應地限制
事實上,由于石油關系到政治、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因此中國一直在以外交上的努力來避免單一石油供應地的限制。
鑒于中國的石油底子薄,當下亟須中東、中亞、非洲以及拉美等新老石油暴發戶們伸出援手。目前在大中東地區,沙特、阿曼、伊朗、蘇丹等是我國主要的石油供應國。
然而,當地人道主義危機的爆發,使西方國家的制裁大棒懸而將落,讓中國公司一時進退維谷。對中石化來說,在伊朗,舊政權倒臺前所獲得的石油合同,很可能被推倒重來。
安大線已然無望。由中國墊下極大成本籌建的中哈石油管線,屆時能否足額供應平價原油尚是未知數。作為海上通道“咽喉”的馬六甲海峽,又面臨美國、印度海軍的虎視眈眈。然而,我國90%以上的進口石油需要從海上船運,而海上船運的90%又是由外輪承擔的。因此,石油安全受制于人。
政府力挺石油戰略計劃
從肩負的使命這一點出發,三大石油公司在某種意義上扮演了中國石油安全計劃的半官方角色。而在中國與印尼、澳大利亞的液化天然氣合作項目、中美煉油項目,甚至西氣東輸的合同簽字過程中,國家計委、經貿委的重要領導往往在場,這反映出政府對石油戰略計劃支持的態度。
但是石油航母們的國企毛病在2004年沒有得到解決。這不,今年中航油集團下的新加坡子公司炒油虧了5.5億美元。在這一自然壟斷性行業中,國家如何實現企業的市場自主權、又能保證國家的石油經濟安全,實際上比民航、電力、鐵路、電信重組等問題要復雜得多。
國家需要石油經濟安全,所以需要宏觀調控,需要市場干預。而石油寡頭卻能以“代理人”的名義獲取壟斷利潤,但這并非政府的改革初衷。尤其是現在石油巨頭們還不得不應對隨入世承諾而開放部分市場后所帶來的競爭壓力。
中國對油價影響很小
2004年,隨著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加大,以及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日趨融合,中國的石油安全從本質上已經從“生產—供應”型的供給安全模式,轉變成“貿易-金融”型的價格安全模式。
所謂“價格安全”包括兩個層面:首先,中國作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石油進口國,如何通過自身需求參與國際石油定價。目前中國石油的進口量占世界石油供應的2%,但影響石油定價的權重卻不到0.1%,甚至不如印尼、韓國;其次,中國的石油進口已成為影響世界油價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中國卻是國際石油市場上“高買低賣”的大賠家。因而石油專家們不斷呼喚中國應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爭取話語權,并將上海的燃料油期貨市場開市視為一個好的開端。
我國原油儲備僅21.6天
為維護國家石油安全,我國正有計劃地建立石油儲備制度,逐步發展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四大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已選定浙江鎮海、杭州灣附近、山東黃島、廣東大亞灣。美國、日本和德國的石油儲備量已分別達到158天、161天和127天,而作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目前中國石油系統內部原油的綜合儲備天數僅為21.6天。
政府還在考慮打破石油行業的雙寡頭壟斷體制,12月份,中國民營石油商會成立,這標志著民營石油行業已畫出繼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后“第四種力量”的輪廓。但是,石油的進口配額、國內石油市場準入的管理在商務部,油氣戰略規劃在國土部門,定價又歸發改委……分散無序的管理導致政府對石油的監管失靈,“第四種力量”能否突圍亦成問題。
左看右看,中國的石油安全策略僅僅開了一個頭,依然需要走很長的路。誰能保障中國石油安全?這一思考貫穿整個2004年,而且還不止于2004年。
撰文:本報記者 李銀 責任編輯:張克然 姚虹(來源: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