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董婧 在國外,私人醫生已經普及,而我國的第一批“私人醫生”浮出水面才是近幾年的事,北京、上海、南京、哈爾濱等地相繼出現了私人醫生中介機構。他們主要面向高收入人群,會員每年的會費在2000—5000元不等,個別有特殊要求的會員會費每年可達幾萬元。
需求刺激下的新興職業
張先生在朋友的介紹下,聘請了某大醫院退休李醫生作為自己的私人健康顧問,李醫生每周定期上門為張老板量血壓、聽診、開藥,并且在飲食、保健等方面提供一些指導。據張先生講,他請“私人保健醫生”,不僅僅是為自己,同時也是為家人聘請的。平時家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一個電話醫生隨叫隨到,看完病就走,既方便還省得到大醫院去受掛號、交費、取藥的排隊之苦。
據報道,目前這種專門提供私人醫生服務的中介機構已經陸續在幾大城市掛牌。根據最近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50.7%的城市居民對私人醫生或家庭醫生有需求。
私人醫生在國外通常被稱為“全科醫生”,是正規醫學院校畢業、全面掌握臨床各種常見疾病,且經過社會學、心理學、運動學、營養學、康復訓練學等全科知識的系統培訓,專門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的日常健康管理與維護的私人保健大夫。他們掌握每一個會員一生的健康狀況,為其提供全程醫療服務。核心工作內容是為客戶提供上門、個性化的健康咨詢與指導,定期對客戶的健康狀況做出綜合性評價與疾病預警,必要時還要向客戶提供疾病診治的醫療服務。在加拿大等國家,私人醫生已經發展為一個十分成熟的產業。
醫療資源配置“公平之爭”
北京真誠意健康咨詢中心的劉剛經理告訴記者,現階段私人醫生大多受雇于私營企業老板、白領階層等高收入家庭。據301醫院的武留信教授透露,一些大醫院的退休醫生最受患者青睞,除此之外,在職的醫生也是這個隊伍的主力軍,尤其以一些懂推拿、按摩、針灸的名老中醫十分吃香,報酬根據服務方式和時間長短而異。
業內袁云娥教授分析,我國的私人醫生與國外不同,全科人才比較缺乏,他們大多只是從事日常保健工作,把處于健康狀態和亞健康狀態的人維持和恢復到健康狀態。袁教授表示,我國的醫院與醫生是一種公共資源,由國家財政撥款,是公益事業單位。作為納稅人,每個患者都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與服務。目前,我國醫生資源相對缺乏,而大部分私家醫生又是公立醫院的兼職專家,這種只為有錢人提供高質量服務的醫療資源分配方式并不公平。
北京市醫學會學術會晤部秘書簡榮表示,他個人并不看好這種私人行醫行為,目前醫生看病大多采取西醫的治療辦法,如果送醫上門的話,采取西醫治療必然要借助診療的基礎設施和相關的醫療器械,而這對于上門服務的醫生并不切實際,因此私人醫生只適合診治相對容易判斷的疾病,至于精確確診仍離不開公立醫院。
成長空間有待規范
私人醫生的出現給管理部門提出了新課題。北京市西城區衛生局醫政處的工作人員楊女士告訴記者,國家是不允許大醫院的醫生給病人當私人醫生、私下給病人就診并收費的,目前也沒有所謂的“私人醫生”。據朝陽糖尿病醫院的帥大夫介紹,除非特殊情況,醫院才允許本院醫生私自送醫上門。據武留信教授透露,他所知道的很多兼職“私人醫生”也都對所在醫院有所隱瞞。
據了解,目前我國對私人醫生還沒有明確的管理規定,更談不上相關營業執照和行業法規了。專家認為,有關部門要盡快對私人醫生這一新生行業加強管理,出臺相關法規規范其行為。醫生是特殊職業,診療病人更是系統工作,私人醫生必須具備行醫資格和全面的醫療知識。尤其是醫生兼職的問題,患者不是普通的消費者,一旦發生醫療事故,必然產生醫患糾紛。而私人醫生的定位不明,又受雇于醫院,一旦發生醫療糾紛,就容易出現中介機構,醫院、私人醫生相互踢皮球的事件。
《市場報》 (2004年12月24日 第十三版)
|